這人在打擊門閥。
這不是李世民瞎想,而是他在仙幕介紹這些史料的時候在這其中還看到了一些周朝的騷操作,
修訂氏族志,詔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
雖然史料中記載的這點他也在進行,但終歸是還沒有完全做到。
不過并不妨礙李世民覺得這法子很好。
他都已經可以想象到一堆庶族官僚升士族,未來的門閥士族冠冕皂隸,混為一談。
到那時,舊門閥士族與新士族為利益相斗,互相制衡,朝廷漁翁得利。
“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李世民暗想。
李世民想到這更痛苦了,想直接給自家嫡三子換腦子了。
不過他也知道這不可能,最可能的就是找到此女子,加以重用。
其實仙幕所介紹的周皇并不只是所說的這些,還有更多的是直接放史料。
比如這中間就夾雜著周皇精史籍詩文,廣涉文史,說到她本身也是頗有詩才,精于書法的才女。
無奈他們現在只想看關于對方在文治武功上的功績,對這些文化上的東西一點興趣都沒。
不過
“此人廣修百家典籍,倒是值得借鑒。”李世民道。
李世民也是個喜愛修書的修書狂,但他喜愛的是修史。
但自從仙幕說道他們家有遺傳病后他突然對修諸子百家史有了非常大的興趣。
他看到這周皇修的所謂華夏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突然覺得修諸子百家文學突然也不賴,還有那個華夏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文館詞林,不正適合幼兒學習
“到時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教化百姓,不可不謂是一舉多得。”
當然,武皇陛下的登基史也并非一帆風順。
因王皇后于蕭淑妃內斗而有幸拉入王皇后陣營入宮的小媽,身份幾乎難以見光。
懷有身孕還要與另外三人相斗。
拼搏到二品昭儀之位,獨木的她要作為三方陣營后宮妃嬪以及她們背后的勢力互相爭寵,讒毀。
一朝不慎,是比回感業寺當白發尼姑更可怕的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與天斗,與地爭,與人相殘。
在王皇后和蕭淑妃斗得難舍難分之時
傳言中武則天舍棄長女安定思公主之命換取王皇后被棄。
積蓄外朝政治力量,拉攏利益同盟李治陛下。
廢王立武,改立皇后。
一擊斃命。
直接就讓王皇后,蕭淑妃身后的關隴集團,以及圍觀但話多的長孫無忌、褚遂良這等的元老大臣傻眼狗帶。
仙幕展示出一個小視頻。
視頻中標注王、蕭等關隴集團的小人氣急敗壞,頭頂大字王皇后的后臺可是我們,你膽敢改立皇后我也不干了
另一個頭頂長孫無忌等元老大臣名頭的小人更是氣到滿臉通紅,頭上的大字一顫一顫的小李過分了,太宗時期的小小五品才人竟敢拉上后位,王皇后必須留下,她在吾在,她走吾走
視頻最后,大寫的一言為定,雙喜臨門作為結束語。
元老大臣和關隴集團集體下線。
眾人的視線唰的一下子看向長孫無忌和褚遂良。
長孫無忌蒙了,只覺得今日起猛了眼瞎了。
他死了。
仙幕上清晰的顯示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被誣謀反,唐高宗不與長孫無忌對質,便下詔抄沒長孫家家產,近支親屬流放為奴,削去長孫家中人的官職和封邑,流放黔州,其后長孫無忌直接就被奸佞小人逼到自縊而死,享年六十三。「1」
主要的不是他死了,他還是因為謀反而死被逼自縊而死,而妻兒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