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的童年一出李世民就眉頭直皺。
“這童年真慘,比朕慘”
意識到老父親就在身邊,李世民緘口。
李淵直白地沖李世民橫了一眼“你當吾死了吾在你幼時可沒有做這種混事。”
其他臣子樂見老大吃癟。
不過說實在的,他們老大的童年確實無虞,唯一會對他本人造成嚴重影響的也不過是被封為天策上將后的那段歲月,被太上皇和前太子排擠的歲月。
現在想想,當年他們老大猶疑不決是否政變不就是因為童年時和老父親、兄弟關系處得太好了以至于下不去手嘛。
“不知道這些童年變故會給這個玄宗皇帝帶來什么。”
臣子們猜測。
這個創造盛世的皇帝會是什么樣子的性格
是像他的曾祖父太宗陛下有勇有謀,全方面發展,還是像他爺爺唐高宗一樣仁善但軟弱,又或者像周皇一樣聰慧過人
這樣的人生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況幼年李隆基,多少能把人整成心里變態或者偏執狂。
所以被囚禁了七年還被放出來的李隆基注定不是平凡人,注定了他不會普通。
李隆基,對權利還是有了不一樣的情愫。
童年的陰影告訴他,有權利和沒權利是不一樣的,做案板上的只能任人宰割的魚兒只會給人帶來絕望。
于是唐隆政變后干掉韋后集團擁有了皇位繼承權。
先天之變干掉了強有力的對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門。文武之臣,太半附之”的姑姑太平公主掌握了政權。「1」
皇權穩固,任用賢能,整頓朝綱。
或許李隆基不是一定要開創盛世,但很不好意思,李隆基早年虛心納諫的優秀本質,在加上時代的力量和賢臣的力量,確實做到了推動著一個盛世徐徐展開。
李世民緊張地咽了下口水,雙目炯炯有神,期待盛世。
其他臣子則爆發出竊竊私語“看來是一個和太宗、周皇一樣的人物啊”
“是啊是啊,是一個懂得虛心納諫的帝王。”
天知道他們這些賢臣多喜歡懂得虛心納諫的帝王啊,懂得虛心納諫至少不會自己一條道走到黑,帶著整個帝國撞南墻。
那時,奪得皇位之后治國這一難題就被擺在臺面上。
治國什么最為重要
在于治
誰治
人治。
老祖宗太宗的成功例子近在眼前。
爺爺奶奶輩的經驗教訓親眼看過。
精通治國方略的唐玄宗知道了用人乃治國根本這一真理。
親口被仙幕說出來的感覺總歸是一樣的。
代表著這人真的在施行治吏之策。
老祖宗李世民嘴角上翹,拍手稱贊,道“此子若能有此覺悟,這吏治,穩了”
其他文臣這下子瓜子也不磕了,目光炯炯有神。
房玄齡道“此君只要得陛下您在吏治上的一分真傳,就可再現清明吏治”
房玄齡不說虛的,世間只要有皇帝有識人之明。善于納諫,哪里會愁吏治不夠清明。
其他臣子瘋狂點頭,超級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