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也是一個同他們陛下一樣會治人之君吧,是吧是吧
李隆基虛心納諫的品質后和老祖宗的積累,讓他擁有眾多賢臣。
唐紀稱唐世賢相,前稱太宗房、杜,后稱玄宗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四人并稱唐朝四大賢相。
蘇轍歷代論姚崇論稱姚崇善應變成務,宋璟善守法持正。
姚有為尚通,宋有守尚法。
至于其他人,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纮、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魏知古、蘇颋、劉幽求眾人各其所長,玄宗委之為政。
雖志操不同,然通曉治國方略,協心輔佐,盡心操勞國事
四夷來寇,驅之而已;
百姓富饒,稅之而已。
是他們讓賦役寬平,刑罰清省,百姓富遮。「1」
這些人,皆骨鯁大臣,皆良相。
這時的唐玄宗,賢臣左右,威至在已。
這么多的賢臣,本看得李世民都眼饞了。
這里頭又冒出來幾個被仙幕著重點出來的出挑人物。
被仙幕著重提出來的姚崇、宋璟,這些應該就是這些賢才里最為出挑的吧
李世民雙目放光,這是伯樂看到千里馬的光。
李世民有個性,他喜歡。
但得不到
其他人可沒有李世民那么眼饞,他們聽到仙幕的第一句話后,就瞄向房玄齡。
程咬金撞了撞房玄齡的肩膀,調侃道“四大賢相啊,嘿嘿嘿。”
唐朝四大賢相之一房玄齡本人“v”
“咳咳。”房玄齡不好意思地含蓄微笑,謙虛道“都是后輩不知事瞎評的,在座諸位可和房某不相上下,在各職上皆為能臣賢臣。”
臉上想要客氣,但實際說出的話卻沒有客氣。
啊他就確實是賢臣啊,客氣什么啊至于謙虛說比不上在座諸位
這種話怎么可能會出現在他口中,這不純純的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嘛
所以都是能臣都是能臣,都是能夠千古流芳的賢臣
至于唐朝四大賢相嘛
咳咳,能把他和如晦并列放在一起的名號他不想拱手讓人,他和如晦并列就好。
極少貪心的房玄齡貪心了一次,就是很想留下和杜如晦并列的名號。
賢臣積聚離不開唐玄宗本人的謙虛和虛心納諫。
畢竟要是皇帝死驕傲,那臣子基本上就會出現唐高宗時期出現的臣子相對無言的窘況。
所以唐玄宗建制諫官,恢復諫議,學習老祖宗傾聽臣子們的想法。面對臣子提出的好建議更是如獲至寶,比如姚崇在當宰相前提出的十事要說就真成為了唐玄宗前期的行事準則。
李世民看得眼饞,其他臣子倒是不會饞,他們只是膜拜。
看到視頻中的姚崇面對玄宗升官的旨意竟還能鎮定自若的要求玄宗答應他十個要求。
臣子們直接拜服了。
虞世南敬佩道“面對宰相之位,能堅守本心,確實不易。”
魏征默默贊同,道“而且這人所提出的十事要說簡單明了,針對時政,非妄言,確實有穩定政局、整頓吏治、改善財政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