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這其中的部分,勿貪邊功、廣開言路、獎勵正直大臣、勿使皇族專權、勿使宦官專權等「1」就能知曉都不是瞎說的,都是切實可行。
至于再次被仙幕拉出來鞭尸的小李治“”
本人已死,有事燒紙,勿念。
李淵拍了小家伙的豬腦袋“看看,這皇帝做得不夠好就是會被抓出來使勁念叨。”
李治默默地把頭埋進身邊的李淵肩頭,自閉了。
李淵肩頭傳來小家伙的悶聲回復“嗯,孫兒現在知道了。”
李淵嘆氣,絮絮叨叨“這都是耶耶的經驗之談啊,你看耶耶這太子沒選好,開國皇帝沒做好,不就是經常被仙幕拉出來鞭打。”
怕是不止仙幕所展示出來的這些,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閑言碎語更多吧。
李淵頭疼,這嘴碎的人哦。
李世民看祖孫兩人情緒皆低落,出聲一起安慰道“帝王是君,但也是人,是人就會有不足之處,人不足影響一地,但君不足卻會影響一國,影響千萬人,而一個虛心納諫的帝王能最大限度的彌補不足。”
李淵默默點頭,他的這個兒子就做得很好。
李治默默領悟這個早就應該領悟的話。
在唐玄宗與治國小分隊的隊員們君臣一體,上下同心,輪番上陣,花樣炫技的情況下,整個大唐政局不再混亂,大唐風氣為之一新。
農業、手工業、商業蓬勃發展,國際性商業大都市在大唐國土上如花綻放,不止長安、洛陽、成都、揚州這四座國際性大都市,其他地方外邦本地人也是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在玄宗和官員們的支持下,互市與海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大唐的商人們甚至自己衍生出了金融機構柜房。「2」
沒有意外的,前期的積累,加上現在改革和開放雙頭齊下,大唐軍事文化政治經濟終于達到了巔峰時期。
改革花開,李唐王朝特有的博大開放胸襟,終結一盛世之果,獨領風騷。
華夏百姓們在千盼萬盼中迎來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樂章里的最強音開元盛世
若你有幸給它評價,對于那段時光相信你不會吝嗇好詞好句
通典記載“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無貴物。”
“兩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
記載:開元、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人家糧儲,皆及數歲,太倉委積,陳腐不可較量。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開元盛世,是一個四海之內,無論高山還是絕壑,都用耒耜給耕滿成田地的時代,那個時代糧食充足,那個時代物價低廉,那個時代豐果滿滿,那個時代基層糧食儲備根本不用擔心,因為公私倉廩俱豐實,因為太倉委積,陳腐不可較量「4」
糧食的倉儲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可謂是最上等。
李世民的嘴角大大上揚。
看盛世看什么看的就是百姓吃飽穿暖,看的就是百姓糧食充沛。
“到開元果然人口也增長了,連小城都有萬戶人口。”
更別提他們看得很舒爽的稻米和粟米了。
稻米飽滿圓潤,粟米光滑明亮,豐收之年,豐收之年啊
還有那看得人最舒爽的天下無貴物,米斗至十三文,青齊谷斗至五文。
只希望這些就如這首詩句所說,非各例,而是開元常態。
就是有個問題。
李世民與他的親親臣子們對視,有志一同的認為這個憶昔開元全盛日一句,用詞需要他們多家斟酌。
憶昔可不是什么好話。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繡戶夜攢紅燭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開元盛世下,大唐舉國上下皆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繡幕里閃爍著的紅燭像鬧市,施著的舞裙像天空彩霞。長安縱橫的大道連著小巷,四通八達,香車寶馬川流不患,絡繹不絕。「5」
盛唐,就是詩歌、書畫、樂舞等技藝都達到了巔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