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把所有不安定元素去掉,他想給自己留下一份悔過的空隙。
“安史之亂,安史之亂。”
李隆基呢喃著這幾個字。
不安定來自哪里,來自宦官,來自文臣,但最容易解決的不安定元素是什么是外邦異族。
“外邦胡人,邊境將軍。”
在場沒有人對這兩人有印象,他也對仙幕所列舉的這些胡人不認識,那就是這些叛軍頭領還未嶄露頭角,還是庶民,或者還在邊境。
李隆基的眼中血光盡顯。
“突厥人安祿山史思明嗎,突厥人”李隆基眼中的血光更濃了。
胡人就是不安定的東西,史料就是最好的證明,多少次了,這些突厥人反復無常,多少次了,那些外邦人貪得無厭。
永遠喂不熟。
看皇帝在念叨著胡人,有臣子意會到他的意思,激動出列,狠聲道“陛下可是在游移對安史二人的處置可是不知如何處理胡人臣以為,非我族類,必有異心,仙幕所言就是最好的證明”
“外邦人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吾大唐海納百川,但突厥人安祿山振臂一揮,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族就出兵出力,聚集十五萬人馬給他謀反「1」,外邦人不可信,安史之亂就是最好的證明”
“是陛下如此恩寵這兩人,這兩人卻起兵造反,可見外邦人乃不知感恩為何物,實有負陛下重托”
“外邦人,當驅逐之”最后的話,說出了在場很多臣子的心聲。
也說出來此刻李隆基心中最隱秘的想法。
外邦人,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他們大唐從太宗起就有許多外邦來朝。
而自從他登基以來,更是大膽啟用外邦朝臣,大膽放權異族。
粗略算來,他治下外邦官員就有一兩千人。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驅逐外邦人嗎
驅逐了外邦人,就可以騰出心力去解決宦官、文臣、武將們了。
李隆基忽然很好奇后世子孫們是如何想的,應該和他想的是一樣的吧都看到安史之亂毀滅盛唐的教訓了哪能再對異族人放心,應該也會驅逐異族人吧
此刻,太宗界面也在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不一樣的是,他們思考得很隱晦,因為場上外邦臣子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很多個。
要驅逐外邦人嗎
他們貞觀朝有許多因忠誠效力而獲得提拔的外邦人,如之前仙幕所提到的如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等都是。
他們是有外邦朝臣,卻也對外邦將領有所限制,而不是放任自流,這些外邦人皆不能當上將,兵權更是不可能給他們,且都有頂頭大上司有余權可以節制。
但他們貞觀的君臣能有如此魄力,后輩有嗎
看玄宗一朝做成那種狗樣子,肉眼可見的就是沒有啊
所以,要違背當年說出的話嗎
李世民呼吸沉重了幾分。
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而朕獨愛之如一。
泱泱大國當有氣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當不修邊界墻,不驅移民。
真的要違背當年的話嗎
真的要閉關自守,驅逐那些不安定的異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