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歷朝歷代都有,景朝也不例外,不過景朝實行的是租庸調制度。百姓不僅要交賦稅,每年還要服二十天左右的徭役,如果遇上大事,徭役的時間還要再延長上半個月。
景朝的徭役大概有三種,分別為吏徭、徒徭、民徭。
這次里正說的服徭役也就是民徭,即平民服的徭役。這是朝廷的強制性規定,每家每戶按成丁抽取,官府分配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服徭役在百姓們眼里是件很可怕的事,平頭老百姓見到徭役的官差恨不得躲得遠遠的,就跟見了地府勾魂的牛頭馬面一般。
干活稍微慢一點就會被監工用鞭子抽打,而且吃的也不好睡的也不好,天不亮就要起來干活,一天三頓飯都是稀湯寡水的,服一次徭役能瘦十幾斤,像是被扒了層皮,甚至身子骨弱的人熬不過去的死了的也有很多。
張杏花嘆了口氣,“要是聲兒去年考上秀才就好了,咱們家就不用出徭役的男丁了。”
家里的成丁有宋老大、宋老二、宋老三、宋平、宋峰、宋成還有宋聲七人,擇五抽一,擇七抽二,宋家剛好七人,意味著家里要出兩個男丁服徭役。
上次服徭役本該輪到宋平和宋成去的,最后宋老大和宋老二心疼兒子,就自己代他們去了。
宋聲因為要讀書,張杏花自然是舍不得讓他去服徭役的,只是今年家里誰去服徭役,人選不太好定。
張杏花張了張嘴,到底是沒說出口。家里人丁多,地也多,三個兒子每年光種地就夠苦的了,張杏花也心疼。
宋聲道“不是能贖嗎要不咱們拿錢贖吧。”
他今天賣書還剩下幾兩銀子,都可以給奶奶用來贖徭役。
歷朝歷代都有服徭役的規定,也規定了可以拿錢贖。有些富貴人家舍不得家里孩子受苦,便會拿錢把人贖回來,就不用服徭役吃苦了。
張杏花神情凄苦道“咱們家要出兩個成丁,按照規定,要贖也只能贖一個。而且贖徭役太費錢了,一個男丁十兩銀。聲兒,咱們家沒這么多錢,剩下的那一點,還要給你讀書用呢。”
宋聲摸著兜里剩下的五兩銀子,心里難受極了,頭一次覺得考上秀才是那么重要和急切的事情。
陸清在一旁看著大家都難受,說道“奶奶,我的嫁妝里還有八兩銀子,要不湊一湊,贖一個徭役回來吧。”
他知道相公手上還有賣書的五兩銀子,除去二兩束脩,還有三兩,這么加起來一共十一兩,夠贖一個男丁徭役了。
張杏花知道陸清嫁進來時帶的嫁妝多,當時他們宋家給陸家彩禮其實沒多少,算起來占了陸家不少便宜。
這又讓人家把嫁妝給拿了出來,張杏花心里很過意不去。
可跟自己的兒子孫子比較起來,這點錢又不算什么了,大不了以后她多補償一下聲兒夫郎。
想到上次徭役的時候老大跟老二回來的模樣。張杏花就忍不住想大哭,只是服了個徭役,兩個兒子回來都快不成人樣了。
宋聲說道“我這里也有五兩,奶奶,贖徭役的錢咱們還是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