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著瞅著,瞧見有三個人影越來越近,孫老爹高興的跟灶房里的孩兒他娘道“他娘,可以燒湯了。
湯要是熬的早了,怕閨女回來喝不上熱乎的,孫老爹是個疼閨女的,專門在門口張望著,等到閨女快回來的時候,再讓家里開始燒湯。
一年到頭見不上幾回,家里的兩個哥哥嫂嫂今日專門為了等他們沒有回去娘家。兩個嫂嫂娘家離
得近,打算等明日再回。
一進門孫家的人都從屋里出來了,孫氏這個出嫁的小姑子還算懂事,每年回來走娘家都會給兩個嫂嫂的孩子帶東西,所以兩個嫂嫂也愿意跟她親近。
原以為今年還是跟往年一樣,帶的老三樣,飴糖果子和薯餅。
沒想到今年除了老三樣之外,宋平手里竟然掌了一匹布,還是九稷布,另外還有幾斤銀骨炭和一壺酒。
這次的禮不可謂不厚重,雖然這布買的是棉麻的,但也要兩三百文呢,這酒雖然是便宜的高粱酒,但拿出去十分體面。還有這銀骨炭,那就更值錢了。
之前銀骨炭燒出來之后,因為隔得遠,一直沒讓孫氏給娘家送過來點,這不趕上過年走親戚,剛好能拿些回來。
這銀骨炭就算不用,也可以賣給路過的貨郎,即便是一斤一兩,也能有好幾兩銀子了。
孫氏的兩個嫂嫂喜上眉梢,拉著孫氏熱情的進屋說話。
等到孫氏她娘進來,兩個嫂嫂又非常有眼色道“阿娘,妹妹路途奔波,想必有些累了,你陪她坐一會兒,我跟弟妹去盛飯。”
這次回來拿這么多東西,孫氏的娘也高興,女兒拿的東西多,都是給他們家長臉。這村里鄰居們知道了也都會羨慕他們有個好女兒。
“芳兒,你這次回來怎么還買了一匹布這不得花錢呀,大毛年紀還小,你得攢著錢以后供他讀書,可別亂花了。咱們家啥都有,不缺這些。“
知道娘是寬慰她,她道“這些沒多少錢的,就是那個炭值些錢,不過那個是我們自家燒的,也不費什么錢。
看到女兒臉上紅光滿面的,就知道她在婆家過得不錯,她這個當娘的也就放心了。
院子里孫老爹在逗大毛玩兒,都
說隔輩兒親,自家的孫子他疼,可這外孫他也疼得緊。
中午一家人高高興興的吃著飯,孫氏的臉上洋溢的都是笑容。
而李氏這邊因為今年有了身孕,就沒再往娘家跑,準備等到時候生完孩子再把娘家的人接過來見一見。只是讓宋峰跑了一趟,往他娘家送了點兒年禮過去。
閨女懷孕了來不了,李氏的爹娘都理解。而且十分重視閨女肚子里的這個孩子,都盼著她這胎能生個兒子,徹底在宋家站穩腳跟。
宋聲跟著陸清也回了上西村走娘家。
自從上次回去之后,陸清有一陣沒見過外祖母和他阿爹了。
到了上西村之后,從村子里走過,這里有人看到他跟宋聲手上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紛紛說道“哎喲這不是清哥兒嘛,回來走娘家來了。看著大包小包的拿這么多東西,你大舅母該高興死了。”
陸清點點頭,以往村里的人看到他不在后面說他小掃把星都是好的,現在竟然都跟他當面笑呵呵
的打招呼了。
“嗯,六嬸,我跟相公回來走娘家。”陸清客氣道。
陸清這次回去帶的年禮也足,除了給他大舅母一家的,他還另外給外祖母和阿爹都準備了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