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父子都是瓦工,在磚瓦廠干活,每個月都能賺到不少錢,所以高家家里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父母兩個都是疼惜女兒的,就算閨女已經到二十歲了,但也依舊沒有逼著女兒隨隨便便就嫁出去。
不過高母沒想到這次閨女竟然率先開口答應了這門婚事。
等到李媒婆走了之后,高母擔心道“宛兒,你這次怎么這么輕易就答應了剛才聽那媒婆說,這陸二郎今年都已經三十二歲了,可比你要大上一輪呢。這年紀是不是大了點”
高宛是個有主意的,她道“娘,這兩年上門來說親的媒婆,十個里面說的八個都是上了年紀的,還有人來說讓我去給地主家當小妾的。陸二郎只是比我大十二歲,已經算少的了。而且我認識他,他人很好,成熟穩重,跟其他的那些人一點都不一樣。”
一聽閨女說這話,高母覺出味來了,怕是閨女早就看上人家了。
“你老實交代,是不是很早就認識這個陸二郎了”
高宛低下頭沒有否認。
“我就說去年服徭役的時候你怎么非要跟著你嫂嫂一塊兒去看你哥,還掌了件衣服去。是不是那個時候就認識人家了
高宛羞得說不出話來,只是一個勁兒的臉紅。
過了幾天李媒婆得了話,說高家同意了這門親事,趕緊來上門通知了姜氏。
姜氏已經很多年沒有這么高興過了,眼瞅著二兒子的親事有了著落,她心里這么多年的石頭終于放下了,走的時候還給李媒婆封了一個大紅包。
高家同意了親事,那就該準備聘禮正式上門提親了。
這些事姜氏雖然年紀大了,但該操辦的還是能操辦得了的。
不知道是不是趕上喜事,她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等到兩家把婚事過了明路定下來,已經是半個月以后了,因為男女雙方年紀都不小,兩家一看,兩個人彼此都看上了眼,干脆就把成親的日子定在了秋收之后。
這半個月里陸家忙著給陸鳴定親,宋聲也沒閑著。
他之前拖城里的鐵匠鋪子給打的鍋子已經打好了,剛好拿了回來。
這幾天天氣不好,下了一陣雨,天氣瞬間涼了許多。
宋聲把鍋子拿了出來,又把家里的爐子點上,燒著灰花炭,在屋里請大家吃火鍋。
宋家的人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特別的鍋子,宋聲提前配了湯底,讓陸清幫忙煮好之后,倒進了鍋子里。
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菜都清洗好,又一碗一碗的在桌子上放好,跟家里人教了一下這種菜的吃法。
肉片切的薄薄的,等到鍋底開了之后在里面稍微煮一煮,就能直接吃。青菜直接涮一下就能吃,很是方便。
宋老三頭一次吃到這樣的菜,感到十分新奇。肉剛煮好就夾了一片放進了哺里,燙的舌頭直哈氣。
吃完之后驚道“三郎,這湯底你放了什么東西味道真好吃”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