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之后,宋聲和陸清回后院休息了一會兒,這兩天一直在趕路,而且一路走的顛簸,沒怎么休息好。
好在當時看鋪子的時候,讓梁又明給找了個帶后院兒的,方便過夜休息。
說起梁又明,現在應該還在縣學讀書,宋聲到府城的書院里讀書之后,兩個人好久未見過了。
等宋聲他們兩個休息完起來后,天都已經黑了,到了晚上吃飯的時辰。
吃過晚飯,陸鳴拉著他們兩個說話,特地跟宋聲說了一下鋪子里的生意。
“咱們鋪子的生意從前是獨一家,那段時間生意好得很嘞,別人瞅見都眼紅。現在城里有許多酒樓吃食鋪子之類的也仿照咱們開始做火鍋了。就光咱們這一條街上,就有兩三家做火鍋的鋪子,不過畢竟咱們的火鍋底料他們模仿的不到位,還差點火候,所以鋪子里的生意倒也還好。”
“我琢磨著再干個幾天,等到年前六七天的時候,再關鋪子。到時候把今年的總賬算一算,給梁家把他們那部分的分紅送去,你那部分舅舅到時候給你拿過去。”
“這賬本上每一筆賬都記得仔細著呢,到時候我連賬本一塊給你們看一下,也好叫你們放心。”
對陸鳴這個小舅舅,宋聲還是很放心的。他道“等過年算完賬,給大家每個人都多發一些吧。在這里忙也挺累的,尤其是大嫂她們,整天都在后廚忙著,多給她們發點兒,也叫她們高興高興。”
陸鳴笑呵呵的點點頭,道“你這個做東家的都發話了,那必須得多發點”
第二天早上吃完飯之后,宋聲跟著陸清一塊去陸鳴家里看外祖母姜氏和岳爹陸尋了。
他們現在還在之前宋聲在縣里讀書的時候租的那個小院里住著,宋聲對這里熟門熟路,都是在城里,從火鍋鋪子一路過來,大概走了差不多有半個時辰。
陸清他阿爹現在還經常去跑著給別人家的家具上雕花,如今在縣城里住,他這雕花的生意做的越來越好了。不過閑下來的時候,偶爾也會去鋪子里幫忙。
小舅母高宛一直在鋪子里忙著,如果中午陸尋不在家,她會回來一趟,專門給姜氏做飯。
這會兒他們過去的早,陸尋早上吃過飯還沒出門,正在打磨自己用來雕刻的器具。
姜氏一直在屋里沒出來,天氣冷,屋里有爐子,就在她床前放著,年紀大了,更不想動彈了。
瞧見陸清和宋聲過來,外祖母還有阿爹都高興壞了。
尤其是姜氏,趕緊拉過陸清手讓他到旁邊坐著,噓寒問暖道“清哥兒和郎婿回來啦,路上冷不冷快坐到爐子前面烤烤。”
陸清看外祖母精神頭很好,身體也還可以,心里放心了不少。
“不冷,走了一路,這會兒都出汗了。”他道。
宋聲也在一旁跟岳爹說話。
陸尋道“在府城里讀書怎么樣啊還適應不清哥兒在那沒給你添什么亂吧”
宋聲則是把陸
清狠狠夸了一番,然后道“多虧了清清在府城里照顧我,我才能安心讀書,哪里會添什么亂,他乖巧懂事,每天都把家里打理的干凈又整齊,就連后院他都養了幾只雞,說是方便我們自己吃。”
聽見宋聲話里話外都對陸清很滿意,臉上的表情也不是作假,陸尋點點頭,放心不少。
這個郎婿是個好的,對他的清哥兒也好,以后清哥兒跟著他肯定能享福。
陸清過來的時候帶了一匹絳紫色的布料,這種布料顏色深,適合姜氏他們這個年紀的人做衣服。
而且這個布料上面的花紋很好看,是一個大大的圓形,里面印著一個福字。
他看今年府城里好多人家的老太太都穿這個,很是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