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粉條作為一種新型的吃食開始流行起來,那就要加大產量了。
做粉條的原料是番薯,那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番薯。宋聲琢磨著明年開春的時候說服一些老百姓把土壤肥力不好的那些地塊都種成番薯,到時候他提高收購的價格,老百姓也能多賺一些錢。
此時的京城。
御書房。
景帝的眉頭緊緊皺著,臉色沉著,旁邊伺候的李德福一看就知道陛下心情不好。
而不好的原因他多少也能猜到一二,還不就是前不久提拔了宋聲做了肅昌知府,內閣有幾個老臣思想迂腐,上折子反對,說是對方資歷淺,屬于破格提拔,不合規矩。
本來在早朝上,景帝就發了一通火。沒想到這些人還不識趣,倚老賣老,折子上繼續上書陳詞。
還好宋聲在肅昌事情干得漂亮,不僅把平安縣的縣令和師爺干的骯臟事兒抖落了出來,還把梁知府貪贓枉法的事也查了個清楚,他做的都是為民除害的事。
有這些事情在前,景帝破格提拔宋聲也站得住腳,底氣十足。
已經過了半個月了,那幾個老東西還揪著宋聲不放是有原因的。
梁知府雖然被宋聲直接收押判刑了,可還有個跟他一丘之貉的巡撫魯連暉沒處理,直接捅到了景帝這里,還連帶著送了一份名單過來。
宋聲在折子里把前因后果說的很清楚,證據確鑿,還有名單在,景帝震怒,一下子處理了好幾個朝臣,基本上名單上面的人能動的都動了。
這些人里面有好幾個都是士族里頭的,一下子除了好幾個,內閣里頭有幾個出身士族的老頑固當然不樂意了,還暗示了他們在御史臺的人一塊上書彈劾宋聲。
用的借口幾乎都差不多,一邊說著宋聲藐視王法,仗著擁有尚方寶劍和金牌御令胡作非為,事情沒有查清楚就處置了原肅昌知府梁文昌,另一邊又說他年紀太輕資力不足,不足以堪當知府的重任。
反正就拿著他這個資歷和年紀說事兒,硬是勸諫景帝把尚方寶劍和金牌御令收回來。
這些也就罷了,如今肅昌府通判一職還空缺著,這些看宋聲不順眼的人想方設法的想把自己的人塞過去給宋聲使絆子。
景帝很頭疼,這些個大臣整天就知道嘴皮子上說事兒,好不容易有個宋聲這種純臣的苗子在一心一意的干實事,他們不幫忙也就罷了,還在說三道四的各種阻攔,他心情能好到哪兒去
不過即便如此,景帝心里對宋聲這次辦的事情還是極為滿意的。此子做事有分寸,即便是有尚方寶劍在手,也只是除了一個梁文昌,剩下的全都寫到了折子里,包括魯連暉和名單上的那些人,一并移交給了他這里處置,這個分寸把握的很好,讓景帝更加對他刮目相看了。
所以即便是御史臺和內閣都有人上奏彈劾他,景帝依舊不管不顧的把他保了下來。甚至還給了他權利,讓他自己挑選通判的適合人選。
景帝悶聲咳了幾下,他這個身體操心操的太多,虧空了不少。
宋聲的出現讓他迫切的想把這個人培養出來,這樣一個純臣,一旦培養出來,那就是江山社稷之福,即便是日后他不在了,也能對這個江山放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