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條廠如期開工,第一批進廠的工人是流水線進行作業的,一組人只負責其中一個流程,這種模式可以讓他們更快的上手,做的多了就熟練了。
一來可以防止他們偷學核心技術,二來也能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靠著粉條廠建的宿舍并沒有住滿,每間房子一個大通鋪能住十幾到二十人左右,宋聲計劃以后粉條廠人多了可以搞一個優惠政策,按照他制定的規定,干活干得好,可以分到單人宿舍或者雙人宿舍。
畢竟大同步跟很多人住在一起并不方便,尤其是女人跟哥兒,都愛干凈。還有一些兩口子都在廠里干活的,住雙人間或者單人間也會更方便一些。只是這些急不得,得一步一步進行。
此時的魏家村,第一批到粉條廠里干活的村民回來了。
他們一回來,村里就有不少人為了上去問東問西。
“咋樣啊李大郎,在這廠里面干活累不累給多少工錢聽說是知府大人主辦的廠子,拖欠工錢嗎靠譜不”
“聽說你們還管飯吃的咋樣能吃飽不”
“我看你們一個月沒回來,在哪兒住啊城里的租金可不便宜啊”
“現在回來了,是不是干不下去了我就說這活沒那么好干,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眾人七嘴八舌的說著話,問了一連串的問題,李大郎都不知道該回答哪個。
他是經常在碼頭扛包的散工,因為經常在城里頭接活干,所以小道消息靈通一些,提前幾天就得知了粉條廠要招工的消息。
所以招工的當天他一大早就去排隊了,他力氣大,身體又好,毫無意外的被選中進廠了。
每個月他們是有兩天的休假時間的,只不過需要申請排班,他趕到這個月底休的,他今年都二十三了,還沒娶上媳婦兒,家里還有爹娘在,所以月底了得回家看看,幫爹娘干點活。
他為人老實,所以一回來就有不少人圍上來問東問西的。也就是他家里窮,要不然早娶上媳婦兒了。
看這么多人七嘴八舌的過來問,他撓了撓頭,開始挨個回答問題。
先挑揀著說了最關鍵的那個,“不是不干了,廠里每個月都有兩天的休息時間,這兩天剛好沒排我的班,我申請休假了兩天,回來看看爹娘。”
“廠里待遇很好,管吃飯,一天三頓飯頓頓都有肉,再不濟也都有肉湯喝。反正每頓都能吃飽,不會餓肚子。”說到吃飯這個,李老大越說越高興,咧著嘴笑了。
圍上來的鄰里鄰居們一聽廠里面管的飯竟然這么好,能吃飽不說,還頓頓有肉,這待遇也太好了,他們有的心里就開始后悔,自己當初怎么沒積極的去報名呢。
李大郎又接著說道“沒在城里租房子,廠里是可以申請住宿的,知府大人給了宿舍,是大通鋪,免費住。我們那個屋住了十八個人,就是晚上睡覺有點吵,好多人都打呼嚕。不過不影響,白天干完活,晚上
睡得香。”
這話一說完,眾人心里更泛酸了,甚至還都一臉驚訝,不可置信的說道你該不會是騙我們呢吧廠里還管住”
李大郎鄭重的點了點頭,“沒騙你們,說的都是實話,村里的阿旺也在廠里干活,不信你們可以去問問他。”
這下不少人都信了。
一個人這么說還尚存懷疑,要是都這么說,就說明這是真的了。
“那你們干活累不在里面都干啥呀”有人問道。
李大郎道“每個人干的活都不太一樣,我也不知道咋跟你們形容,反正比我在碼頭上扛包輕松多了。”
“那你們一個月工錢發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