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宋聲就去上衙了,陸清則是忙著鋪子加盟的事兒。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粉條廠逐漸投入運營當中。九月份的時候第一批新鮮的番薯下來了,附近那些村的老百姓們把家里不肥沃的田地全都種成了番薯,所以新鮮番薯一下來,就讓家里的人都拉到了粉條廠這里來賣。
像是怕番薯多了后面就不收了一樣,這些人急得很,排隊排到天黑都要賣掉。
粉條廠的人早就得了準話,今年新鮮的番薯一直都收,價格依舊是兩文錢一斤。
這導致粉條廠倉庫外頭排滿了長隊,全都是在這里登記等著賣番薯的。
九月的天涼涼的,不像八月的時候那樣烤的慌,村民們穿了一身薄衫就來了。
門口排隊的人七嘴八舌的說著話,等著賣番薯。
“你們拉來的不少啊,多少斤啊稱了沒”這人跟前面的人打聽道。
閑著也是閑著,互相不認識,多說幾句也沒什么。
“我們家拉來了兩板車,沒稱多少斤,等會兒讓人家稱就行了。”
“你們就種了兩板車呀沒我們家種的多。我們種了好幾塊地,這一次拉不完,準備明天再拉來兩車賣。”
“還是你們會種啊,當初要種的時候我們家老婆子非說這東西種多了不靠譜,我是好說歹說才勻出來了兩塊地種的”這人一邊說一邊嘆著氣。
像他們這種情況有不少,前面排著隊,像是賣糧食一般,直接過秤,稱完之后按斤結賬。
魏大郎他們也來了,他們家除了魏五郎,剩下四個都來了。今天他們也是來賣番薯的,這是他們家自己種的番薯。
他們家的田地只有一塊是肥沃的,留著種糧食了。其他全種成了番薯,這次拉了好幾車過來賣。
正排著隊,前面忽然傳來了一陣興奮高昂的聲音,這人臉上全是喜意,他今天拉了好幾車過來賣,板車上堆得番薯多,算下來賣了好幾兩銀子。
他高興啊
從前賣糧食也沒賣過這么多錢。
而且這從三月種到九月,還只是第一茬。知府大人說了,他們這里的氣候還可以在五月種一茬,等到十一月的時候收。
想一想這一年靠種番薯就能攢不少錢,哪個種地的莊稼人不高興
還是這粉條廠好呀他們大家伙種的番薯都有地兒賣了
這收的番薯一多,粉條廠也就更加忙碌了。
一忙起來,人手就不夠用了。
所以粉條廠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迎來了第二次招工。
第二次招工的消息一傳出來,都不用貼告示,每天都有不少人過來問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