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難得見到宋聲調皮的鮮活模樣,忍不住咯咯咯的笑了起來。平日里他的相公總是十分板正,說話倒是溫柔,但卻很少有這般調皮的樣子。
“吃吃吃,這就讓劉姑姑給你拿到后灶上熱一熱。”
兩個人打趣的說了會兒話,這才去吃飯。
飯桌上就有一道粉條炒肉,這是劉姑姑的拿手菜,做出來的粉條滑嫩可口,配著炒出來的肉汁夾到饅頭里一起吃非常下飯。
宋聲一個人吃了兩個饅頭,又吃了一半的菜,喝了一碗湯才吃飽。
吃過飯后宋聲跟陸清說起了粉條廠的事兒。
“上次那個客商怎么樣了有消息嗎”
那個客商可是買了不少粉條說是拉到關外去買的,宋聲一直在等他的消息,如果賣的好,他就打算組建一支小型商隊專門跑商去。
陸清搖搖頭,“那人走了還沒多久呢,哪能這么快就有消息啊。且再等等吧,他說如果賣的好會再來的。”
“嗯,那咱們再等等。”
“對了,粉條廠第二批招工結束了嗎”陸清問了句,他一直沒太關注過這個事兒,這會兒說起來就順嘴問了下。
“嗯,已經結束了。這次招了不少人,粉條廠的產量肯定會提高不少。這一批的粉條訂單雖然有不少,但生產出來的粉條依舊滿足不了需求。這下人多了,應該就差不多了。”
粉條一旦生產的多了起來,那買起來就容易了。
如今已經是九月了,再過兩三個月就又是年底。陸清想了想說道“相公,第二批招了這么多人,粉條肯定能做出來很多。咱們不如拿一些出來送人吧,這東西很多人都沒吃過呢,我瞧著年禮送這個也挺新鮮的。”
“給親朋好友寄一些,他們肯定都沒吃過,也算是個新奇吃食了。天南海北的,光是寄的話在路上就要花上許久,剛好年前能到。”
陸清的這個想法讓宋聲心神微動,是個好想法。剛好也能趁著這個機會把粉條的名頭打出去,最好能搞成他們這里獨有的特色,比如提起蜀地就能想起來他們那地方的辣椒,提起宣州,就想起他們那的紙張。如果他們能做到以后提起肅昌,就能想起這里的粉條,那他們就成功了一半。
“那就多寄一些吧。給阿奶還有大伯二伯他們寄去一些,上次只給他們捎了一點回去,估計也就吃個一兩頓就吃完了。這次多給他們寄一些,讓他們給阿姐家里也捎上一點。”宋聲道。
陸清點點頭,他就是這么想的。
他又道“還有在京城里的玉哥兒和英姐,要給他們也寄一些,他們還沒嘗過這東西呢。說起來,玉哥兒跟前的潁兒現在也活蹦亂跳了,好久沒見了,都不知道長什么樣了。”
潁兒就是玉哥兒和李滿的孩子,是個男孩,取名叫李穎。
當時他出生沒多久宋聲一家子就辭別了京城,轉眼也過去一兩年了,雖然這兩年內他們經常有書信往來,但一張紙上能寫幾個字呀,還是
十分想念的。
還有英姐,上次通書信還是半年前,她跟薛君堰兩個人已經修成正果了,兩個女娃娃現在也差不多快十歲了,小姑娘一天一個模樣,也不知道現在是個什么樣子,陸清還挺想念他們的。
“往京城那邊就多寄一些吧,除了玉哥兒和英姐他們,給之前咱們在京城的時候來往多一些的友人家里也寄一些吧,讓他們也都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