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水泥,想要做出平坦的水泥路,還需要花時間琢磨水泥的配方。
僅僅是做了這些工程,衙門賬上的錢已經花差不多了。
百姓們服完這一次徭役,跟以前的感受天差地別。以前回到家瘦弱不堪,像是老了好幾歲。這次回去個個紅光滿面的,雖然累是累了點,但能吃飽飯,還能吃上肉,再加上還有錢拿,大家伙能不高興嗎
十月,天氣轉涼。短時間內宋聲都沒有再進行工事的打算。一方面是要接著賺錢,另一方面要尋找一些新的商機。
此時距離肅昌二十里外的一家客棧里,一支大型商隊正在此處修整。
他們是從江浙一帶過來的,一路沿途行商,途經原州府,本來是不打算到肅昌來的,但是聽說這里新出了一種叫做粉條的東西,很受大家歡迎,所以特地繞了點路過來看看。
為首的商隊話事人是一個中年男人,大約二十多歲,一雙眼睛帶著商人獨有的精明和銳利,衣著華貴,周身氣度不凡。此人腰間掛了一塊玉佩,玉佩是環狀,中間卻雕刻有一尾魚,像是在水里游,頭跟尾相接。
身邊的人對他都很是恭敬,肅昌地方偏僻,這家客棧條件也很簡陋,一行人就在大廳簡單吃飯。
旁邊的人開口說道“二爺,這里距離肅昌府城還有二十里路,咱們在這里休息一晚,明天一早出發,中午之前就能到。”
被叫做二爺的人瞇了瞇眼睛,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二爺,咱們趕在年底之前得回去,為何要在此地逗留家主身體愈發不好了,就怕有個什么萬一,被大爺搶占了先機”
男人瞪了他一眼,他立刻閉了嘴。
“明天一早去肅昌。”男人撂下這句話,就去二樓廂房休息去了。
下面的人見他走了,才敢小聲交流著。
“沈二爺剛才也太嚇人了,他一個眼神掃過來,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你在二爺這干的時間還不長,習慣就好了。唉,要不然大爺在中間使絆子,二爺這等厲害的人,怎么可能親自帶商隊到這種犄角旮旯的地方來。”
“是啊,要我看吶,二爺比大爺強多了,之前沈家沒落的時候,還不是二爺扛起了擔子,經營著綢緞坊讓沈家起死回生,還一躍成為林州首富。家主真是偏心,放著這么好的兒子不傳承家主之位,偏偏一直拖著,大爺接二連二的使絆子,二爺真是難吶”
第二天一早,這支商隊匆匆吃了早飯就出發了,直奔肅昌府城。
沈二爺之所以到肅昌來,就是因為外地的人都說這里的粉條很有名,而且這里還有一絕,就是肅昌酸辣粉。
現如今酸辣粉這種東西買了粉條回來幾乎都能做出來,但要說味道最正宗的,還得是肅昌府陸記酸辣粉,而且只此一家別無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