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和陸清肅昌之后倆人也沒閑著過,宋聲第一件事就是粉條廠的生產事宜。
現在訂單多,粉條的供貨量大,很容易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尤其是供給軍隊那邊的,要嚴格把控質量問題,絕對不能出岔子。
陸清把酸辣粉鋪子的事情全都交給宋曉去打理了,他現在主要操心的是慈幼院的事。
慈幼院收容的孩子越來越多,雖然經過上次的事情之后,那種有父有母的窮苦人家不敢再把孩子送來了,但一直到目前為止,慈幼院收容的孩子多了不少。
并不是每個孩子都那么聽話的,人一多就容易出事情,吵鬧不說,最惡劣的就是出現孩子互相打架的現象。
陸清今天匆匆忙忙趕過去,就是下面的人來報,說是慈幼院有兩個孩子打架,其中一個下手有點狠,把另外一個孩子打的不輕。
這可不是小事,下面的人趕緊報了上來。陸清這才從家里趕過去看情況。
慈幼院的管事是個會來事兒的,在陸清到達之前,就把受傷比較嚴重的孩子送到醫館去了。
陸清聽到醫館那邊的消息說雖然身上的淤青看著有些嚴重,但好在并無大礙,多休息幾日就好了,他心里是松了口氣。
只是這件事情不能盲目的教訓孩子,他得先了解一下情況。
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里,慈幼院各種各樣的事件層出不窮,還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幾個孩子鬧別扭打架,就是一些性格比較霸道的孩子搶別人的飯吃。陸清覺得這樣一直下去不行,還是得規范一下慈幼院的管理制度。
只是應該怎么樣管理才好,他也沒想明白。等到晚上宋聲從衙門回來之后,他與他說起此事。
“現在的孩子太多了,而且年齡個頭都相差的多,光是這個月就出了不少這樣的事兒。相公,你說有沒有什么管理辦法能讓情況好起來”
其實自從那次打架事件之后,陸清就讓底下的人出了一個新規定,禁止在慈幼院內打架。但明面上是制止了,私底下還是有這種事情發生。被欺負的人并不敢多言,怕隨后遭到更厲害的報復。
想到這里,陸清忍不住嘆了口氣,“你說這些孩子是怎么想的,以前吃不飽穿不暖也就算了,現在都給他們好的衣食環境了,怎么他們還怎么頑劣呢”
宋聲知道他是好心,才收留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的。但有些野孩子在外面流浪久了,性格一時之間很難扭轉過來,還是得接受教育才行。
想到自己之前想要開官學的打算,宋聲道“不如這樣,你讓下面的人把慈幼院里這些孩子們按照年齡進行分班分類,相同的年齡段放在一起,讓他們免費上官學。”
義務教育雖然不能普及九年,但是普及個一兩年他暫時還是可以做到的。讓所有的適齡兒童都接受入學教育,讀書懂得道理,大概就不會如此野蠻妄為了。
至于那些個別的有劣根性的,如果讀書也不能使他們明事理,那就教不好了。這樣的
人也不適合繼續待在慈幼院。
“官學相公,你是要重開肅昌書院嗎”陸清雙眼發亮的看著他,肅昌的書院是什么樣子的他也知道一些,一般一個地方的發展如何,看書院就能知道。
要知道有時候文人的口誅筆伐可是很厲害的,一個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噴死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