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是用蠟油封住的,宋聲打開之后,把信從里面拿出來,果然不出他所料,幾張紙疊加在一起,寫了不少東西。
沈植在信里面把查到的東西全都寫上去了,其中就包括慈溪先生當年在江南發生的變故。
原來慈溪先生是好為人師的,他惜才愛才,下面教授了許多弟子。只不過這些弟子都是普通弟子,但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收過兩個關門弟子。
這第一個關門弟子名叫許頌,是當年江南一代有名的才子。只是出身不好,比起其他家是好的學子,在讀書一到上要吃不少虧。
慈溪先生愛才,收了他做關門弟子。許頌也爭氣,五年之后,就高中了探花郎。但命運使然,為官之后的許頌與從前大不相同,聽說多次與慈溪先生發生爭吵,兩人的關系愈發僵冷。
慈溪先生對他很失望,過了一年又收了一個關門弟子,名叫管玉。這個弟子不是寒門出身,家里略有薄底,論聰明程度是比不上許頌的,但他品行上佳,而且讀書勤奮刻苦,慈溪先生就收了他做第二個關門弟子。
有了慈溪先生的教導,再加上官玉自己也勤奮努力,三年之后科考如愿中舉。雖不是前三甲,但也在前十之內,是他發揮最好的一次了。
慈溪先生以為,大弟子與自己的理念相違背,最起碼小弟子還是跟他一條心的。
然而不知道什么時候,他的兩個弟子關系變的十分要好。許頌在官場已經變得油滑不少,品行已與之前大不相同。他怕小弟子跟他走太近會被影響,特地出言勸導。
管玉也很聽話,后來少與他來往了。慈溪先生放下心來,醉心于讀書修身一道。本來一切都很平靜,直到發生了一件令朝野震蕩的大事。
景帝二十五年,也就是十年前,京城發生了一起科舉舞弊案。
當時的慈溪先生在京城居住不久,這是本來與他扯不上關系。但他的兩個弟子卻都被卷了進去。
參與科舉考試監考或者當一個做輔助的小官,都有不少的油水。本來以許頌的資歷,壓根輪不到他們去做這些事。
但許頌不知從哪里弄來的門道,頂替了一個名額。后來科舉舞弊被揭發,許頌被卷了進去,慈溪先生雖然那一兩年與他關系不大好,但畢竟是自己的關門大弟子,他始終相信他是清白的,在外面也一直為他東奔西走。
但后面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慈溪先生從京城回到江南之后大病了一場。從此消瘦了不少,也不再跟從前一樣指點下面的學子們讀書。
他本來是在江南雪山書院掛名夫子的,然而等他斷斷續續休養了半年后,沒有任何預兆的辭去了夫子的名頭,回了肅昌老家。
沈植打聽的還算詳細,這信里面還寫了一些小事,可見沈植為了這件事也費了不少功夫。
宋聲看完之后覺得這個癥結還是出在那一年科舉舞弊案上。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因為他的弟子。
許頌這個名字,宋聲并沒有聽說過。無非有兩種可能,一是
他已經在科舉舞弊案中被罷官不在京城了,二是他仍然在官場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只是官場那么大,宋聲只在京城待了三年,與他并無交集,所以不認識他。
至于這個管玉,宋聲倒是有所耳聞。他好像入贅成了溧陽縣主的駙馬,溧陽縣主的母親是公主,雖然不受寵,但卻嫁到了溧陽鄭氏,鄭氏手中把握著銀絲炭的配方,京城每到冬季天冷的時候所有銀絲炭的供應都是從鄭氏這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