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朝露臺的確是個大酒樓,只是這名字取得很特別,乍一聽壓根不像是酒樓的名字,反而很有詩意,說不定這背后的老板也是個文雅之人。
宋聲一進門,就有人恭敬的迎上來請他上樓,為他引路,大堂里空無一人,看來今天是包場子了。
吃飯的地方在最頂層,這上面有一個大露臺,春日蘭花宜人,這上面擺了許多盆。進去之后是一個大廳,里面已經坐了不少人了。
看到宋聲走進來,在上面最左側坐著的那個人趕忙迎了下來,熱情的說道“巡撫大人,下官陳陽知府宋秋生,恭候大人多時了,大人快請坐。”
其他人一聽這是新來的巡撫大人,趕緊都站起來恭敬的行禮打招呼。
宋聲不懂聲色地打量著這位陳陽知府,他看起來年紀也不大,跟他同姓,而且名字跟他發音相同,只差了一個字。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同宗同源呢。
“知府大人也姓宋,巡撫大人也姓宋,這名諱只差一字,看來兩位大人還真是有緣哪”周圍有官員打趣的說道。
宋聲笑了笑,親切的說道“是啊,沒想到宋知府的名字跟本官只差了一個字,不知宋知府的生是哪個生本官是聲樂的聲,若是連字都一樣,那本官可要與你拜把子了。”
宋秋生也笑了,只是這笑意不達眼底,他道“下官的生是新生的生,與巡撫大人并不是同一個字,還真是遺憾啊,錯過了與巡撫大人拜把子的機會。”
宋聲跟下面的官員寒暄了幾句之后,走到上首最前方的主位落座,他是今天晚上的主角,這接風宴就是為他準備的。
“大家不必拘束,本官初來乍到,很多事情以后還要仰仗在座的諸位,今晚大家可要吃盡興,這杯酒,本官先干為敬。”宋聲提了杯酒跟在座的所有人
先喝了一杯。
一看上司是個好相處的人,下面的小官們也都比之前放開一些,不再那么拘謹了。
酒過二巡之后,原先準備好的歌舞上來,場子徹底熱起來了,說話的也就漸漸多了起來。
宋聲下面左手邊左的第一個人就是宋秋生,兩人沒聊關于官場工作上的事,都是在聊一些家常。
宋秋生道“不知道人是哪里人士,聽您說話聽不出來是哪里的口音。”
宋聲道“我祖籍宛平,出身農家,大概是在外面待的時間久了,又在京城練了一口的官話,所以才聽不出來吧。還不知宋知府是哪里人士,就是陳陽本地的嗎”
“不是,下官不是陳陽的,下官祖籍青州,只是被調來這里任職罷了。”
“青州啊,青州可是個好地方。”宋聲道,他記得當初一些在翰林院共事的蔡青云好像就是青州人士,當初就外方去了青州做官,現如今不知還在不在青州。
“青州的確是個好地方,土地肥沃,百姓們安居樂業。聽說宛平也不錯,有山有水的,宛平書院也人才頻出。都說一方山水養育一方人,能養出巡撫大人這般有才之人的定然也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