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這些年如何,本官也不太清楚了。算一算離家已經七八年了,一直沒能再回去看看。”
“大人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鄉野出身,周身的氣度比那些世家子弟還要不遑多讓。”宋秋生道。
“知府大人過譽了。”
宋聲喝了杯茶醒了醒酒,說道“知府大人只去過宛平嗎,好似對宛平很熟悉。”
剛才他們聊了很多家常話,聊的家鄉更多一些。他發現這個宋秋生對宛平那邊的特產還有氣候都挺熟悉的,只是他自己好像沒有察覺罷了。
宋秋生笑了笑說道“沒有,下官也都是道聽途說罷了。這不是為了能和大人有話聊嘛,所以特地提前打聽了一下,還望大人勿怪。下官也是想拉近一下關系,您不知道,我們下面這些兄弟們在您來之前都可緊張了,一個個都小心翼翼的,沒想到您如此平易近人好相處,大家都挺喜歡您的。”
這話說的很有水準,話語里透著滿滿的真誠,還間接的把人哄好了,宋聲可不敢小瞧了這位陳陽知府。
這個宋秋生年紀不大,也就二十幾歲,面相瞧著比他大不了多少,但已經做到了知府的位置,還是在陳陽這種地方,若要論起來,比宋聲的職位升的還要快。
這種一看就是背后有人的,畢竟像宋聲這種鄉野出身的寒門子弟,能夠在他這個年紀做到如今的官職,天下間都找不出二個來。
只是看他也不像什么有名的世家出身,畢竟姓宋的世家,他還真沒聽說過。他猜測可能是一些末等的世家,找了個其他的靠山。
古往今來,看來不論在哪個朝代,科技發展到什么地步,關系還是硬道理呀。
臺下的舞女跳了一曲又一曲,出乎宋聲意料之外,沒有一些越界的安排,他可是見太多這種場面了,接著這種
局往你身邊送人,或者看上那個直接春風一度的,沒想到這個接風宴竟然干干凈凈,還真就是個單純的接風宴。
下面坐著的官員今天都是穿便服來的,不過剛好借著這個酒局,他把人都認識了一遍,想來認識他的人也很多,每人一杯酒敬上來,都是剛見面,又不能不喝,不喝就是不給面子,想要快速融入進這個新的圈子,入鄉隨俗是最好的辦法。
只是到宴席結束的時候宋聲頂不住了,出門的時候都是被人架著醉醺醺的上了馬車的。
春生很少見自家大人喝的這么多過,出來的匆忙也沒準備什么醒酒茶,馬車又不敢架的太快,怕路上顛簸再把大人給顛吐了。
宋聲坐在馬車上被顛了一路,一直忍到家門口,剛進門就吐了一地。
天色很晚了,陸清還沒睡,聽到動靜披著衣服出來就看到自家相公在進門之后的屋檐底下扶著墻彎腰吐。
他趕緊吩咐宋曉去端醒酒湯,然后快步走過去讓宋喬和李絮他們幫忙把宋聲扶進屋里去。
進了屋之后,他幫忙把他弄臟的外衣脫了,等到醒酒湯送進來,他讓其他人都出去了,把宋聲扶靠在床頭,給他下面墊了個枕頭,喂他喝醒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