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話題隨著參與討論人數越多,跑得越偏。
范圍由小及大,牽扯進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
他們據理力爭,大家順著邏輯,試圖通過溝通,彌補回答歷史錯漏,更想說服旁人站到自己的立場上。
蘇冬夏自幼對古東廈歷史感興趣,看過很多次歷史學交流會。穿越前,歷史學家們大浪淘沙,尋找根基立足點,為補上文明歷史細節爭論不休。
那時的她佩服萬分,眼中是知識淵博的老師學者為歷史而劍出鞘,言語交鋒,互相攻堅尋找漏洞,宛如看一場場精彩的辯論賽。
精彩的辯論難得,教授們尋找對方錯漏,借此辯駁得勝,場面熱血嚴謹。
蘇冬夏一度為此癡迷,希望長大成為他們一樣出色的歷史學家。
年少夢想化為現實,她坐在了最頂尖的歷史學交流會現場。
精彩辯論,一如往年,蘇冬夏手壓桌案,血沉沉,眼中悲涼。
哪里有熱血不過迫不得已。
相較于歷史學家,他們有八成更似辯手。
精彩博辯,邏輯嚴密,想象力豐富,能牽連起歷史的人,會博得滿堂彩。這般畸形的歷史研究,讓人打心底無奈無力。
蘇冬夏仔細觀察,圈中精彩博辨大多是年輕學者,似何聲老教授這般的老學究,開口極少。
身前身后的學長老師也參與進去,辯駁到激情處,離了坐席,跟人爭到面紅耳赤,喧嘩聲四起。何聲老教授穩坐泰山,不搖不動。
老師,您覺得呢蘇冬夏有些好奇何聲老教授對始皇帝的看法。主流學術界應該是承認始皇帝的,受古詩文影響,他們也普遍認為秦始皇是暴君。
“我的想法沒有意義。”何聲早過了學術圈里博出位的年紀小蘇,你看謝文政,口才奪人,嗓音洪亮,他的對手被連翻駁斥,徹底失了分寸。表情慌亂,難以組織語言,謝文政占了上風。
蘇冬夏老師,大家會相信謝研究員嗎“謝文政故事編的的確出色,他倒不如去寫小說。”何聲冷笑,神色又漠然。
這是我等東廈歷史學者的悲哀。”何聲老教授嘆“河里淘金,水中撈魚,我年輕時認為三位老先生想鼓勵我們,堅持不懈,奮勇努力。
34
蘇冬夏追問“那現在呢”
何聲老教授“見了你,我才知曉這話是說運氣差的別搞歷史。”
“咱們手臭,沒戲”
蘇冬夏
“謝文政辯得對手面紅耳赤,得了喝彩,可有多少人是受他言語吸引,又有多少人真正信服他研究出的真相歷史
蘇冬夏豎起耳朵,學生和年輕老師鼓掌贊嘆,在討論謝文正言語犀利,邏輯縝密,是一等一的厲害。
老師,我想過去辯一辯。
何聲“想去就去吧。”
白發蒼蒼的老教授搖頭失笑,詭辯不正,勝了也是輸。
“謝文政的歷史猜想邏輯縝密,珠串成線,可真正的歷史哪有道理可講。”何聲老教授輕啜茶水,注視脊背挺直的身影單薄女孩離去。
蘇冬夏走得輕快,落腳無聲。何聲老教授卻像聽到了腳步聲,步步踏地“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
“老何,這話,說得太早。”龍騰學院與首都軍校的項目組帶隊老師坐何聲身邊,溫老教授放下水杯,你拔苗助長,小心淹死苗。
謝文政春風得意,在秦始皇是戲本子虛假角色的立場上大獲全勝,眉梢眼角上揚,盡顯得意。
這年頭,想在學術圈子里升職又慢又難。
他左思右想,沒親戚老師幫忙,唯一出路是拋出震驚學術圈的歷史學發現,聲名鵲起。他準備數年,終于功成。
在數年一屆的歷史學交流會上,駁斥諸人,將秦始皇定義為虛假人物
他甚至準備了數個話本角色當例子,以秦始皇類話本小說夸大其詞的傳奇經歷為基準,駁斥對方,讓他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