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戰國的不同國家相處,如同群獸困于樊籠。百獸之王厲害,能一起咬死豹子,狼群,雄獅嗎
謝文政慢條斯理下斷語由此可見,秦始皇不過是個流傳極廣的荒謬話本故事角色面紅耳赤,張嘴想反駁卻無言可講的荀慶玉氣得顫抖,唇哆嗦不止“謝文政,你詭辯”謝教授的確詭辯。
清亮沉靜的女聲不疾不徐,恰到好處,壓住了荀慶玉顫抖聲線里的焦慮心虛。
蘇冬夏踏步出人群,年輕的面容與三四十歲的教授學者們格格不入,謝文政皺起眉頭,隱隱有指責質問的意思“你是哪家學生”
蘇冬夏未回答,黑白分明的貓眼兒盯住他“隔了近3000年,謝教授無師自通,深得諸子百家中的名家精髓,名家后繼有人了。
場中一時安靜,謝教授皺眉。一時竟不知怎么回答,對面小丫頭應該是在罵自己。
可,他居然聽不懂
“哈哈哈,老何,你這學生真損”
溫老教授當面嘲笑,何聲舒緩眉目,也笑起來。謝文政眼皮子狂跳,面龐隱隱發熱,勉強硬撐住儀態。
“溫教授,名家是什么”荀慶玉開心見謝文政吃鱉,好奇地拔高聲音。“你們問這丫頭,她知道。”溫老教授捋著胡子,頗好奇蘇冬夏的回答。名家乃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學派之一。
先秦歷史極為冷僻,少有人知,溫教授尋到半本22世紀的辯論術解析,才知曉些許名家理論,知曉數千年前的老祖宗就玩邏輯學了。
先秦時,百家爭鳴,名家以辯論術聞名于天下。
平原君食客,名家公孫龍有一日想出城池,守門兵將卻說,馬不得出城。公孫龍答曰,白馬非馬。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白馬非馬,守門兵將辯不過公孫龍,只能放他出關離去。
謝教授所做之事,與三千年前的公孫龍如出一轍,若您能見到公孫龍,定相見恨晚。畢竟,是隔了3000年的知己呢。
會場眾人反應過來,學生捂嘴笑,一些老師教授本來還壓著,可想起謝文政方才聽不懂年輕學生指桑罵槐的茫然樣子,笑聲逐漸大了起來。
謝文政臉色青白,強壓慌亂“我說出實話而已。”
“嗯,蘇冬夏“我也是說出實話。”
謝文正
他自恃地位涵養,不想跟年輕學生爭辯。勉強維持氣度,坐回席中
。蘇冬夏面向上百歷史學家,朗聲開口“謝研究員,李太白曾為始皇帝作詩,您聽過嗎”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橫掃六合,天下一統。這算不算證據
吸了口氣的謝文政舒緩心神,沉淀心情“你年輕,對詩詞研究太少,不懂詩人寫作手法夸張虛擬,甚至會虛構人物,皆是正常。
“謝文政”慌忙背誦記錄全詩的荀慶玉怒氣勃發,忍無可忍“若照你這般說,三位老先生修的文明史也是假的
夏商西周,我們何曾見過何曾丁點兒歷史只有些許青銅器文物記載而已
謝文政早有準備,從容答道“雖沒有歷史,但詩詞書籍會杜撰人物,可不會大片大片杜撰朝代歷史。”
荀慶玉噎住,又不知如何作答。謝文政說的極對,他竟也尋不出什么錯了。
謝文正的辯論巔峰造極,蘇冬夏也不得不佩服。
謝文政欲乘勝追擊,鞏固優勢,蘇冬夏卻難以忍受他為了自身職稱名望,不擇手段,甚至虛化歷史人物的行徑。
在座年輕學者學生甚多,聽了他的詭辯,說不定會與年輕的自己一樣,信了這些口才極佳的辯手鬼話。
把他們當成真正的歷史學家,其實不過是投機取巧。
德兼三皇,功過五帝。
千古一帝,功高莫于始皇帝。放出宋史前展現學識,當鋪墊好了。
不等謝文政嗤笑反駁,蘇冬夏揮手,虛空顯出屏幕。視頻開頭頗為模糊,似是一人正對鏡頭,接受采訪。眾人“”
這是什么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