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姑和六叔一母同胞,丈夫叫蘇海江,就住在六叔家道對面。
蘇麗梅有獎勵吊著,聽得很認真,甚至還提問“怎么沒有三姑四姑”
角度有點兒刁鉆,人也有點兒沒眼色。
莊蘭使勁兒拽了一下她的衣角。
蘇麗梅還有點兒沒明白,下一秒就聽趙柯淡淡地說了一句“沒了”,瞬間尷尬。
趙柯沒放在心上,說“我們這輩兒,孩子更多一些,有不少人結婚生子了,家族比較龐大。”
像二叔趙新河家,也是相當能生,足足生了七個孩子,五兒兩女,不然不會多到過繼出去一個。
孩子大了得分家,最小的兒子去年結婚也分出去了,二叔夫妻現在跟大兒子過。
所以說趙家人占村子一半兒,絕對不算是夸張,如果姻親都算上,整個村子全都沾點兒親帶點兒故。
蘇麗梅天真地說“那應該很容易動員啊。”
趙柯搖了搖頭,帶她去見識什么叫“親戚才難搞”。
有事兒登門,得先進居長那家,哥哥家說通,一般親弟弟就會跟隨。
趙柯領著兩人,先進了趙新河家。
二叔二嬸比大隊長趙新山夫妻肉眼看著老五歲不止,滿臉溝壑,面相看著就刻薄難相處。
趙柯這邊兒一開個頭,趙二嬸就打斷她“誰愛去誰去,我們沒那閑工夫。”
趙柯再說,她就問“能給錢不能給工分不還是能給點兒米面兒啊”
掃盲怎么可能發這些。
“啥都沒有還說啥啊”趙二嬸滿口黃牙,嘲笑,“俺家不盲,俺家窮,窮還沒掃利索呢,掃啥盲。”
反正說再多,說出花來,他們就是不聽,只認準了那一個理兒要眼前兒的實惠嗎沒有沒有啥都別說。
蘇麗梅聽不下去他們將讀書說的這樣物質,分辨“讀書是為了明理,是為了明智,怎么能只看好處呢”
他們家大兒媳秀香聽得咯咯笑,“整這些虛的干啥,以前俺們兒村的掃盲班,我們都去了,除了耽誤干活聽些笑話,啥用沒有,也沒見誰聰明,反倒霍霍的村里小姑娘腦筋跟你們知青一樣軸。”
蘇麗梅生氣,“你說誰軸呢”
秀香說“讀再多書,也得回家生孩子,也得照顧老爺們兒,不能照顧好家小的女人,就是沒用。”
趙二嬸滿意地看著兒媳,轉頭對趙柯三人挑三揀四地說“姑娘不能心太大,擱我給兒子娶媳婦兒那會兒,一點兒看不中你們這樣兒的。”
蘇麗梅氣得小臉兒通紅,好像她能看上他們鄉下人似的。
莊蘭也被她的話激起些不好的回憶,十分不舒服,死死攥著蘇麗梅的手,控制她別惹事兒。
而趙二嬸兒直接點名,“趙柯,你想想,是不是沒人給你介紹對象”
趙柯情緒穩定,還興致勃勃地反問“是沒有,不過我長得不磕磣,有點兒文化,家里也還成,條件應該算不錯吧”
趙二嬸不滿意,“你一個姑娘,咋能這么傲,婆家不喜歡拿不住的,而且你又懶,主意又正,嫁出去不聽婆家話,肯定要挨打的。”
趙柯狀似受教地點頭,然后請教道“那他們不聽我話,我要是打人怎么辦啊”
趙二嬸直翻她白眼,沒好氣地說“為啥沒人給你介紹,還不明白嗎”
明白了。
“一般人配不上我。”
“”
趙二嬸神情扭曲,嘴唇顫抖,堅決否定“你辦的掃盲班,我們家兒媳不可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