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會計最圓滑,當即笑道“是嘞,莊知青這個想法對灌溉很有幫助啊,趕巧大隊干部都在,這就可以討論討論,是吧,老趙”
趙新山嚴肅地點頭。
莊蘭得到認可,激動地雙頰紅潤。
趙柯又鼓勵她“大隊之所以設立意見本,就是希望能發揚群眾的力量,彌補大隊考慮不夠全面的地方,大隊相信你們知青都是很有潛力的,以后也一定會成為大隊的中流砥柱,你們要多發現,多思考,多學習我們一同解決問題,把我們的村子建設得更好。”
莊蘭眼睛亮晶晶的,充滿了干勁,“好”
趙柯又給了她一沓紙,“可以帶回知青點跟大家分享,咱們群策群力,不拘大小遠近,眼下的問題眼下解決,未來的問題現在計劃,緩步實施。”
“我明白,我回去跟他們說。”
莊蘭抱著白紙,懷著滿腔澎湃的激情,踏出門。
四人目送她離開,牛會計笑道“咱們趙主任做思想工作很有一套啊。”
趙柯也不謙虛,言笑晏晏,“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個人精力畢竟有限,動員起大家的力量,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一直由她去下達任務,他們再來為趙柯服務,那就是工具人,誰都能做。
趙柯需要的可不是單純的勞力,是能力更全面的智囊團。
不過,該說不愧是小說男女主嗎,跳脫出小說里打臉來打臉去的劇情,他們的優點十分明顯,高敏銳度,思考能力更強,能適應環境變化進而調整自身
相比較來看,其他人還落后一大截。
這是環境造成的,未來不見得不會有人迎頭趕上。
趙柯很期待,也愿意推一把。
回歸會議正題。
趙新山三人乃至于整個大隊,經過排水渠之后,接受度都在一步步變高。
趙柯講水車的原理講得很清楚,就像排水渠一樣,以前村里沒人能做,出去買或者找人來做費用太高昂,大隊沒錢,所以根本就不會試圖往這上面想。
趙新山表態“如果傅知青真能設計出水車,花的錢也不多,這個大隊確實可以支持。”
牛會計附和“咱大隊建成了,效果也好,有這一門手藝,還能賺其他大隊的錢,我也覺得大有可為。”
至于打井
平原打井只要幾米,但想用來灌溉,還得在旱季保持水位,就沒有那么容易了,要請人來勘測合適的位置,要人工挖,嚴謹點兒再砌個石墻
費用可能比水車還要高。
“要不一切從簡”
趙新山三人看向趙柯,眼里有疑問還能怎么從簡
趙柯咳了一聲,“能者多勞,讓知青們想辦法勘測,再定個期限,施施壓,勘測的錢就省了。人工咱們自己出,只要不影響灌溉,其他的以后再說,粗糙一點兒,也沒什么”
趙新山三人對視,只要能省錢出點兒力倒是好說。
這事兒就這么定了。
“我還有一個問題,大隊要不要再開些荒地”
許副隊長遲疑,“這么多事兒,人手有些緊缺了,大伙已經辛苦兩個多月,很久沒有好好休息過”
趙柯鋼筆輕輕點著筆記本。
全靠人力,就是會這樣。
最重要的是,現在大家還沒看到切實的收益,勞累肯定會使積極性不斷下降。
趙新山對種地更看重,“如果明年能再買兩頭牛,也不是不能開荒。”
趙柯更敢想,“萬一可以有手扶拖拉機呢”
趙村兒大隊能有嗎
年輕人都這么大膽想,他們這些老家伙猶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