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見得非要緊”
趙新山三人看向趙柯。
“宿舍蓋起來,對入住的學生們稍微收一點住宿的錢,大隊可以直接扣他們家長的工分,吃飯也好說,誰家住誰家拿口糧,要是有鄰居大隊的學生也想過去住,不用咱們大隊承擔一半的住宿費,沒準兒還能兩相抵消。”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趙村兒大隊小學收附近大隊學生的好處了。
涉及到孩子,排除從中獲取利益的目的,就會單純很多,既能照顧孩子們,又不賠錢,壓力不大。
趙柯一直秉持的觀念是,為長遠打算,必要的投入不可少,“公社發展起來之前,咱們先占一席之地,省得以后得跟人搶。”
公社比他們趙村兒大隊有位置優勢,公社越繁榮各大隊就越會向公社集中,趙村兒大隊太偏遠,其實各方面都有局限。
就像小狗撒尿標記地盤,誰先撒誰占地兒,要是有人搶,打唄,反正趙村兒大隊的實力,肯定不輸。
趙新山和牛會計對視,趙柯總是能說服他們。
“你跟唐副隊長安排吧,牛會計配合。”
趙新山最上心的是趙村兒大隊的莊稼和養殖,趙柯也說過,以趙村兒大隊的地理條件,很長一段時間,農業和畜牧業都是發展的支柱。
三個人一齊答應。
趙柯看向整個早會都沒有發言的唐副隊長。
老許副隊長在職的時候,偶爾還會質疑大隊的舉措不合適,也會主動提出一些意見,或者包攬一些工作。
唐國偉執行力強,主動性不強,換了村里的社員做副隊長,有這樣的特質沒什么好挑剔的,但作為一個有文化的知青,大家天然地會拔高對他的期待,即便不像其他知青那么出彩,也該作出一些切實的、有建設性的工作。
趙柯只是婦女主任,不好對他說什么,便提醒趙新山提醒一下唐國偉,他需要改變工作態度了。
趙新山推給她“我去找他,好像在批評他,隊委會誰有你會動員你去吧,沒人對你有意見。”
趙柯哭笑不得,也沒推辭。
在公社蓋宿舍,得公社批地。
今天還早,趙柯打算騎自行車去,在那之前,趙柯和唐副隊長、牛會計對接一下工作。
還有幾天就開學,新老師這兩天就會搬進知青點,提前適應趙村兒大隊小學的風格并且參加入職前培訓。
新老師的考核結束,離得近的幾個大隊陸陸續續有人給孩子報名到趙村兒大隊讀書,不多,目前只有五個。
離得近的,像李村兒大隊和潘村兒大隊的的三個學生,可以每天上下學,剩下的兩個,在趙村兒大隊有親戚,會借宿在親戚家。
學校還在收拾,余家暫時沒工夫給學校做木工,書桌只能先用舊的,不夠就從各家借用,大不了放學再搬回去。
磚窯還得繼續產出,有空就得燒,而且為了省錢,蓋房子要用的石灰也得他們自己燒,并且需要儲存大量的黏土、砂石、木柴
下個月,白菜也成熟了,酸菜廠投入工作,陸陸續續會向各大隊收白菜進廠,也得安排起來。
大致聊完,眾人各自忙活。
趙新山去地里,牛會計在辦公室里打算盤算賬。
趙柯和唐國偉一起出門。
“唐副隊長,你和尹知青很久沒回家了吧,今年冬天打算休假回去探親嗎”
唐國偉頓了頓,搖頭,“她家里很少寄信過來,我家有些遠,小婉還小,我們怕她出門生病。”
那一時半會兒是不打算請假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