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老師們就出現在學校。
顧校長站在教室門口,一人分了一塊兒門牌。
幾個老師領了各自的門牌,站在各自班級的門口,一齊插到門上,而后退了一步,含笑地看著自個兒班級的門牌。
這是屬于趙村兒大隊小學老師們的新學期儀式。
老師們敞開教室門,站在門前,面帶笑容地等著學生們到來。
趙村兒大隊的二年級往上的孩子們都很熟悉學校,不需要家長送,成群結伴就來報道。
孩子們走進學校,便自動自發地分流,往各自地教室進。
莫宇莫浩兄弟倆分開,一個進三年級的教室,一個進畢業班的教室。
牛小強和魏如月同班,都是四年級。
余歡和余岳,一個讀五年級,一個讀一年級,劉三妮兒擔心他們兩個剛轉入讀趙村兒大隊小學不適應,親自送他們入學報道。
老太太對余歡沒什么好擔心的,送她進教室,跟顧校長聊了兩句,就拎著余岳往一年級的門口走。
余岳整個人往后墜,拉鋸,“我不,我要跳級我不去一年級”
劉三妮兒力氣大,輕而易舉地制住他,“你跳個鬼的級,給我老實去你姑班”
余岳不干,尤其看見劉小寶站在二年級門口沖他嘚瑟,更氣“我不,我就要跳級”
劉三妮兒冷酷地拒絕,喊人“秀蘭你給他拎進去。”
一年級的學生們都是新生,基本都是家長親自來送,幾乎每一個都要聊一會兒。
余秀蘭負責一年級,今天屬她最忙,見余岳犯熊,嚴厲地教訓“趕緊進教室,別在外面逗留”
余岳面對“老師”,有些慫,老實下來。
劉三妮兒對閨女道“你弟讓我把孩子帶回來管,就別客氣,淘氣犯錯,該揍揍,使勁兒揍。”
余岳幽怨地看她,仿佛在問是親奶嗎
余秀蘭瞥他,一本正經道“一個班學生不多,我們會因材施教。”
余岳一聽不會挨打,抖起來。
劉三妮兒拍拍他后腦勺,笑呵呵地說“因材施教好,聽話的文教,不聽話的武教。”
余岳“”
反正咋都得挨打唄。
接生員孫繼紅領著她大女兒和大兒子過來,余秀蘭叫余岳進去,跟親媽說了一聲,便去招呼他們。
劉三妮兒趴在兩個教室的玻璃窗外分別盯了倆孩子一會兒,確定倆人能融入進新的班集體,才離開學校。
孫繼紅問“我家閨女是班里年紀最大的了吧”
她家大女兒今年十一歲了,才上一年級,大兒子則是跟宋文瑞一樣,九歲了才入學。
余秀蘭道“不止她一個這么大,今年我班里新生最多,超入學年齡的有八個,你放心,不影響什么。”
孫繼紅安心下來,又驕傲道“他們懂事,怕都上學給家里造成負擔,來的路上還操心呢。”
“你都出去幫婦女接生了,慢慢兒就好了,讓他們好好學習,要是進度快,基礎扎實,可以申請跳級。”
“我也是這么跟他們說的,小孩兒家家的,學習最重要,操心啥。”
孫繼紅臉上沒有了前兩年被生活磨出來的無力,笑道“我和他爹一起干,以后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之前家里倆老人都覺得拖累我們,自打我培訓回來看他們精氣神兒都好多了。”
余秀蘭眼里浮起笑意,“你家老爺子提著鋤頭沖出去,那氣勢不減當年。”
孫繼紅笑容更大,“可不是,村兒里大家伙兒聽說了,都去問候他,老爺子又講起他年輕時候帶著突擊部隊找埋伏點的事兒,他還說呢,要多活幾年,住磚房。”
日子有奔頭,人就更有活下去的希望。
家庭的磁場積極向上,當然就會越來越好。
趙村兒大隊現在幾乎家家都是這樣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