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紅瞅見丁巧巧領著兒女過來,他們身后,還有單獨過來的宋文瑞,跟哥哥弟弟一起來的包小雨,便對余秀蘭道“我不耽誤你,先走了。”
她走后,余秀蘭對丁巧巧招呼一聲,便低頭對宋文瑞、包小雨和丁巧巧兒子許小虎道“你們先進去隨便坐吧。”
她沒問宋文瑞和包小雨,他們家長為啥沒來。
王英慧那身體、那心性,估計又得躺一段兒時間。
田桂枝那不重視閨女的德性,也難改,包小雨能來上學就行,別的不好多挑。
宋文瑞和包小雨也都沒在意他們沒有家長送,臉上全都是上學的興奮,找了座位,坐下后還在新奇地張望。
丁巧巧變化很大。
許正義和她婆婆都生病,她一個人照顧他們,要扛起整個家,還要兼顧學習,選飼養員。
那段兒時間,全村都覺得她像是一根繃緊了的弦,隨時有可能繃斷。
趙新山甚至還提出,直接安排她干飼養員吧,就當是看在許正義的面子上,照顧他們一下。
但許正義不愿意,丁巧巧也不愿意。
因為許誠,大伙兒就算表面上顧及著老許副隊長過去的情分,私底下免不得也要說嘴,許家為了在村里堂堂正正地挺直腰板兒,必須憑本事。
好在,丁巧巧確實靠她自己選上了。
一段兒時間過去,她挺過來了,一貫的低眉順眼沒了,眼神里有了幾分當家女人的堅定。
余秀蘭跟她聊了一句,明顯感覺到她整個人有了活氣兒。
“孩子在學校,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人欺負他們的。”
丁巧巧望著教室里過分安靜的兒子,手微微攬著大女兒,道謝“麻煩你了,余老師。”
“沒事兒。”余秀蘭看向她女兒許小詩,柔下聲,“快去教室吧,他們班人快齊了。”
丁巧巧點頭,領著女兒去吳老師那兒。
之后,其他幾個老師陸陸續續走進教室,余秀蘭最后一個進去。
幾個新教室的面積格局一模一樣,一進門便是講臺講桌和一個兩米長的黑板。
黑板上方,是趙柯特地去公社請段書記和吳主任手寫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一個年級單獨擁有一間教室,教室格外寬敞。
教室南北,各有兩扇雙層的玻璃窗,上午明媚的陽光灑進來,有孩子故意仰頭去接陽光,其他孩子紛紛效仿,稚嫩的臉上滿是純粹地喜悅和興奮。
第一天的第一節課,不是正式上課,是老師們給學生們的歡迎儀式。
每個老師的開場白都一樣“同學們好,我是你們未來一年的老師,很高興和你們一起上新教室的第一節課,這里是你們的,未來你們會走出趙村兒大隊,走向各行各業,走向不同的光輝人生。現在,我代表趙村兒大隊小學,正式歡迎你們入學”
孩子們身體挺得溜直,小手背在身后,目光灼灼地盯著老師們。
他們坐在趙村兒大隊最好的房子里,仿佛身上披著榮耀,眼前一片光明。
外村兒的家長們陪著自家孩子來報道,不敢在干凈透亮的玻璃窗上留下印子,隔了一段距離向教室里張望,依舊能夠清晰地看到自家孩子的臉。
他們打量著教室,打量著寬闊平坦的操場,打量著渾身文化人氣質的老師們,打量著趙村兒大隊的孩子們滿眼都是羨慕和期望。
趙村兒大隊竟然讓全村的孩子都上學了。
趙村兒大隊給村里的孩子們創造了這么好的學習環境。
他們的大隊,什么時候能像趙村兒大隊這樣呢
下課后,外村兒的家長們一個勁兒地囑咐孩子要好好學習,別辜負這么好的學習環境,別浪費這么好的學習條件。
外村兒來的孩子們同樣羨慕地看著身邊走過的趙村兒本地學生,鄭重地點頭。
新教室和開學前的動員課效果十分好,學生們一直對上學保持著極大的積極和熱情,每天到點兒就從四面八方往學校去,到點兒再從學校四散開。
趙村兒大隊的托兒所也開了,分成了兩個班,大班五到七歲,小班三到五歲,從村里掃盲班選出兩個生育過的年輕婦女帶他們。
兩個托兒所老師也都是正經考核出來的,有工資拿,甚至因為責任重,任務重,大隊每個月額外按人頭數給她們一部分工分。
累歸累,照顧孩子也比以前繁瑣,可風吹不著日曬不著,拿著不低的工資,在家里的地位直線上升,兩個婦女毫無怨言,干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