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豬要是能配上,趙村兒大隊就能省下一大筆買豬崽的錢,省下的就是掙的,到時候都用在大伙兒身上,相當于進大伙兒兜里。
換句話說,配不上,這個豬崽的錢,就是從所有社員的褲兜里搶錢。
以至于配種那幾天,誰路過飼養員們,都要問幾句
“配了嗎配了嗎”
“這回能不能成啊”
“公豬行不行啊”
“母豬行不行啊”
“你們行不行啊”
養豬場的飼養員們壓力太大了。
而且社員們給壓力也就算了,大隊長趙新山也總站在豬圈外頭,眉頭緊鎖地盯著母豬,煙抽得更兇。
飼養員們打他身邊兒路過,都嗆得慌。
要是趙新山直接抓他們問責吧,大伙兒還能辯解幾句,他們真努力了。
可他就這么苦大仇深地盯豬,他們心理負擔才重。
飼養員們頻繁跟小隊長朱大娘訴苦,朱大娘不得不找到趙柯,嘮叨“你勸勸大隊長吧,事兒那么多,還有他家蕓蕓的事兒沒弄好,老盯著豬干啥啊”
“古時候丫鬟婆子咋伺候小姐姑爺,俺們就是咋伺候那豬的,真是當祖宗一樣了,都手把手了。”
“我自個兒懷建強的時候,都沒這么小心,建義對象相成了,我這個大娘都沒心情操心。”
“能不能揣上崽,我們也著急啊,這給我們整多大壓力豬壓力也大啊,誰被這么盯著,能行啊。”
末了,朱大娘來了一句“剛大伙兒還說呢,以后要是有兒媳婦兒,真不能為生孩子的事兒給兒媳婦兒臉色看,壓力太大了”
趙柯聽得哭笑不得。
配種不順利,但他們有了新的感悟,又不算是沒有好處。
“你可不能因為忙就不重視這個,我們管著那么多豬呢,全是咱們集體的重要財產,不是小事兒的。”
“我知道了,會跟大隊長說的。”
朱大娘這才憂心忡忡地回豬圈。
趙柯確實不閑,她的忙大家都肉眼可見。
相親大會只是公社參與的一個活動,主要由婦聯組織,而婦聯只是公社其中一個部門。
公社是一個整體,目前合作社代表的經濟發展是公社的重中之重,但其他方面也不能瘸腿。
雙山公社在趙柯的催化下,有著他們自己的考量。
按照趨勢,糧食問題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國家的命門,本地有土地優勢,農業一定是本地的支柱型產業,絕對不會縮減耕地,只會在未來不斷開發土地資源。
而大面積林轉耕,畜牧發展,是否會生態失衡,造成土壤環境改變,氣候變化,水土流失等問題。
從小處說,就是一個小公社的設想,往整體和長遠說,涉及的不只是農業、林業、畜牧業,可能還有生物,環境,民生,人文
趙柯和段書記、吳主任知識面有限,都不太懂這些,但牽一發而動全身道理,是自古就有的,負責一個公社,就必須整體、全面、長遠地考慮。
每一塊兒土地適合種什么作物,哪一種作物市場需求高,回報高,種植的性價比高,是否可以在其上發展其他副業,類似于稻田養鴨子養魚,林地里養雞,某些作物是否可以伴生。
還得研究針對農業方方面面的政策,還不能只考慮一年的耕種,還得緊跟時代的發展。
一個“窮”字,他們就要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地創造最大的價值,一個責任意識,他們就要盡可能地減少發展對未來造成的隱患。
不懂怎么辦就學嘍。
學不過來呢當然就是招攬人才。
翟老師他們回省城,將趙村兒大隊描述的生態藍圖也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