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父開鎖,催促的同時轉移話題“趕緊進屋弄飯這么冷的天,讓小趙在外頭凍著嗎”
莊母應聲,裝作著急的樣子,匆匆進屋。
莊父則是招呼趙楓進門。
趙楓笑著答應,沒動,而是又打開隨身帶的另一個袋子,里面滿滿一袋子榛蘑,還有黑木耳。
“奶奶、大娘、大嫂都嘗嘗,別看少,這是干的,泡開了夠吃兩頓兒呢。”
他手大一抓一大把榛蘑,率先塞了一把給王奶奶和劉大嬸兒。
他咋這么大方
莊家夫妻恨不得把趙楓送出去的蘑菇全搶回來,莊母也直接干了,又從屋里跑出來,一把薅過趙楓的袋子,強硬道“沒你這么分的”
趙楓疑惑地“啊”了一聲,“那咋分”
咋分不分
可鄰居們都瞅著呢,要是一點兒不分,一個院兒住著,肯定要嚼舌根笑話他們家。
莊母勉勉強強地虛抓了一把往出送,實際沒多少,連趙楓抓那把的一半兒都沒有,還煞有介事地說“好幾家鄰居呢,誰家多誰家少都不好,不夠分咋辦”
莊母說完,后抓的幾把又縮了一圈兒,然后拎著還很滿的袋子道“小趙的心意,回頭我再給親戚們送點兒。”
莊母很得意她留住東西,兩手拎滿趙楓帶過來的禮,顛顛兒地進屋。
莊父絲毫不覺得不對,若無其事地招呼趙楓。
莊蘭眼神有些復雜,介于丟臉和看不上之間。
她以前單知道父母都不是好父母,但她年紀小的時候父母權威重,想不到也不會想太多,很多時候是懷疑自己,現在似乎是眼界變了,再看他們的行為,真的是可笑。
鄰居們個個眼神奇異,等莊家的門關上后,在院子里嘀嘀咕咕
“真送假送誰知道”
“就她這摳摳搜搜的樣兒,還不如不送,當著未來女婿的面兒,也不怕讓人看笑話。”
“他們要是怕,也就不這么小氣吧啦了。”
末了,有人酸溜溜地來了一句“莊蘭運氣好,在鄉下也能找著好對象,可別教莊家這夫妻倆搞黃了”
莊家屋里,莊母半點兒不好意思都沒有,往屋里藏好東西,出來就習慣性地喊莊蘭給她幫忙,莊父啥也沒說,態度很理所當然。
趙楓沒心沒肺的大男孩兒形象貫徹到底,有啥說啥,不過腦子似的表達不理解,“小蘭不剛回家嗎我姐放假回家,我爹媽啥都不讓干。”
莊父這才道“她媽平時干點兒啥總念叨莊蘭,這一下子習慣了,莊蘭你坐吧,不用你幫忙。”
閨女就得干活,莊母看著莊蘭,眼里帶著一種獨獨對女兒的傲慢,希望她自覺點兒干活兒。
趙楓也看向莊蘭。
多年來父母給她造成的陰影始終伴隨著她,所以回來之前,莊蘭心里預設了許多,一直在想著怎么跟他們“斗”,可他們憑什么能那么影響她
莊蘭忽地扯了扯嘴角,一屁股坐下。
莊父莊母不敢置信一貫“聽話”的女兒竟然膽大地忤逆他們。
莊母憤怒,陰陽怪氣地說“好姑娘得勤快孝順,一走兩年,父母給你寫信都不回,回家來還真當自個兒是客人了也不知道小趙這么好的青年看上你啥”
看,這就是她的父母,在第一次上門的對象面前也要貶低她,對她沒有半分溫情,也不為她考慮。
莊蘭一臉漠然,更加沒有心理負擔地穩坐。
即便莊蘭明顯變了很多,依然滿腦子都是對莊蘭不討喜的刻板印象。
他們認為有人看上莊蘭就不錯了,更應該表現得勤快孝順。
莊父莊母打心眼兒里就瞧不起女兒,
趙楓不傻,自然看出來了。
無論是來之前所知的一點皮毛,還是通過跟巷子里的人交流,了解到更多莊蘭小時候的事兒,都比不上親眼看見莊父莊母和莊蘭的相處更深地體會到,她不被父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