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在次日的常朝上,將補償阿云案后人之事,拿出來研討。
結果就是一致通過,并且趙桓又收獲了一大波的圣主仁善至極的贊譽,這讓趙桓有些措手不及,隨后瞬間明白,阿云、司馬光、王安石早已作古,甚至連當初的阿云后人都已經垂垂老矣。
再有,司馬光時隔十七年,再把已經逢大赦天下歸家再婚的阿云,拉倒汴京斬首,這件事本身,在大宋就屬于政治不正確的行徑。
所以,既然無任何影響,那官家開心就是。
但是趙桓的第二條,關于取消凌遲之法,卻遭到了朝臣們的激烈討論,以刑部侍郎宋世卿為首的審刑院、大理寺卿周三畏等人強烈反對官家的決定。
堅持要凌遲處死趙承佑。
而新上任的戶部侍郎李彌遜為首的戶部和工部等官員,陸宰也在其列,支持官家的廢止凌遲之法的決定。
“官家,臣名言,凌遲之消息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而今日邸報,更是在坊間引起了軒然大波!百姓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吸其髓,射出之箭安有回頭之法?”宋世卿站在朝堂中央,面紅耳赤、怒目圓瞪的看著李彌遜說道。
李彌遜被宋世卿的模樣可嚇壞了,看那模樣他李彌遜才是趙承佑一樣!
“覆水難收!官家,臣堅持以為還是剮了好,否則安能震懾天下碌碌無為之輩!”宋世卿一甩袖子,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李綱左邊看了看,右邊看了看,眼睛一閉,修起了閉口禪,一個字都不往外吐。
“陸少卿的札子說的很明白,官家,此刑乃是惡刑,后患無窮。這后患之事,臣以為還是直接剁了了事,為一時意氣之爭,遺禍后世數萬萬年,臣以為不可取。”李彌遜不溫不吐的說道。
反正這凌遲本就是非刑之正,剮不剮都由圣上說了算。
“罪惡滔天唯有凌遲才可懲戒,什么遺禍萬世!誰能管得住身后事?簡直是無理取鬧!”周三畏嗤之以鼻的說道。
李彌遜這邊的官員口齒更加凌厲一些,瞬間朝堂吵的跟一鍋粥一樣,比菜市場還要熱鬧。
“王將軍,你覺得此時如何?”趙桓看著并列站在李綱身邊的王稟問道。
王稟到殿上,因為身體上的一些問題,一個火爐在身旁燒著,他津津有味的看著朝臣們互噴,看熱鬧正開心的時候,突然被官家點名,一臉迷茫。
聽到官家說話,朝臣們瞬間安靜下來,剛才掀了文德殿的氣勢,仿若未曾發生一樣。
“官家怎么開心怎么來,凌遲也是死,剁了腦袋也是死,沒啥區別。”王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說完覺得自己等于沒說。
朝政這事他真的不擅長。
上朝對他來說,是個很無聊的事。
大宋朝臣們不敢向為難朱伯材那樣,為難王稟。朱伯材的節度使是因為女兒嫁給了皇帝,恩賞的節度使,是舊軍階。
而王稟那可是威震南北的六足四翼王正臣,那可是赫赫戰功一樁又一樁的擺在桌面上的新軍階,死后大概率要上武廟封王的人。
最關鍵的是前段時間孟太后,按照大宋慣例,對王稟發難,官家的應對是砌了福寧宮的宮門……
惹王稟,那才是活得不難煩了,自己家的門不用皇帝親自去砌門,隨意指摘,墳頭大概會被挖好了。
“李太宰什么意見?”趙桓從王稟這里得不到有用的消息,轉頭看著閉目養神的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