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宮。
嬴政垂眸尋思,后世的朝代這般多么
不同于曹老板“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陶淵明早早開啟了自己的“躺平”生涯,一邊躺平一邊寫詩,日子過得怡然自得,和老板簡直是兩個極端,這里將兩人編到一課,對比的意味十分明顯。
請大家讀一讀這首詩,同樣結合課下注釋思考,如果要在詩中選一個字概括陶淵明的性格,哪個字最合適呢
水鏡上同樣放出詩作原文。
剛剛撤軍的曹操也在帳外看詩。
那日水鏡停下之后,他與荀攸等人商議,認為軍中疫疾嚴重,荊州各部亦是蠢蠢欲動,故而決定退守荊州以為掣肘。同時又恐孫劉聯軍偷襲,所以連日布防,如今兩邊人馬尚在對峙。
他在心里默念這首和他的短歌行編在一起的詩,只覺古淡有味,倒讓他想起當年在譙縣精舍耕讀的舊事。只是連年倥傯,那些日子實在是太遙遠了,這詩的風味,和他之所作果然對比強烈。
若說性格他一笑,轉頭問荀攸“公達認為哪個字可以概括”
荀攸剛剛讀完全詩,聽到問話微微欠身“臣認為,當是守拙歸園田的拙字。”
曹操欣然頷首“看來我與公達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北宋。
蘇軾一早就在院中坐好聽偶像的大作,此時聽到水鏡中的問題贊許地點點頭“以性格切入,讀起詩見其人,不錯。”
“兄長覺得該是哪個字”蘇轍有些好奇地問。
蘇軾不答反問“你覺得呢”
蘇轍答道“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拙者,不巧也。依弟所見,先生性格,唯在一個拙字。”
蘇軾贊同地點點頭“靖節先生不慕官場,敦厚清正,不肯為五斗米折腰,躬耕田園,詩作又不同于當時錯彩鏤金的雕琢風氣,故不見稱于當世,可謂是性也拙,詩也拙。”
“老子又言,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靖節先生智慧正在此處。”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有些期待地看著水鏡,后世之人會和他們持相同的看法嗎
大家有答案了嗎這里我選擇了“拙”這個字。
顏延之挑眉“兄長,我方才可是說對了”
陶淵明向他舉杯“知音在此世,亦再千載之下,當浮一大白”
曹操滿臉笑意,后世之人解詩果然不錯,不愧是能選中他的詩的人。
蘇軾兄弟碰杯對飲,為這跨時空的悠然心會。
那么,何為拙呢從哪些詩句里可以看出來想必大家都發現了這一句,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水鏡中將這一句放大標紅。
問題來了,陶淵明為何要選擇守拙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