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朱元璋哈哈大笑“曹老板、二鳳陛下、李傲天,后世的人怎的喜歡亂取名字。”
他笑得十分幸災樂禍,馬皇后看著自家皇帝丈夫樂不可支的樣子,忍俊不禁地搖搖頭。陛下想來是忘記了,他自己在后輩那兒的名字,是朱八八。
唐朝。
李世民微驚雖不知這李傲天是何意,但后世說他是大唐最耀眼詩人,如此殊榮,豈非是大唐文治昌盛的表征昏君手下,應該出不來這樣的人吧李世民的心暫時放下一點點,等著看水鏡里的傳世名作。
李隆基饒有興趣地對楊貴妃說道“朕讓他寫一首,他倒是寫了三首,還首首都是千古名作,不枉賀監殷殷舉薦。
楊貴妃軟語鶯啼“水鏡說李白是大唐最耀眼的詩人,陛下慧眼,將這樣的人才收入朝堂,后人想必對陛下是個個感激。
李隆基被這一番話說得龍心大悅,他為什么喜歡楊貴妃,不僅是因為她長得美,通音律善舞蹈,更是因為她如花解語,誰不喜歡這樣的沒人相伴呢
“朕收朝堂而開盛世,務要效仿太宗皇帝,攬天下英才,李白當世才子,朕豈可錯過必是要委以重任。”
秦朝。
贏政目露思索唐朝的詩人,后世這樣重視詩作嗎他記得,周有詩三百,也曾采秦風歌謠,楚有楚歌騷體,那后世魏晉唐朝個個有詩彰于百代,他的大秦是不是也該培養一批詩人文士莫要讓后人覺得大秦沒有文章了。
始皇陛下還惦記著那句盛唐,文武昌盛,方為盛世。
且不說這些人的心中思量,盛唐以前的諸人卻是個個仰頭,期待地看著空中的水鏡,想知道那醉酒的詩人,到底寫出了何種千古名作。連李白本人都忍不住期待,未來的自己,到底寫了什么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隨著水鏡里將原文放出來,曹植輕聲默念著詩句,越念眼中光彩越盛不說似、如,卻說花想容,見花便想美人面,則美人容貌可知,真是妙絕
他也寫過美人,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瑯玕。他擬樂府的羅敷詞,鋪陳華美,可如今看來,那煌煌半篇,原來用七個字
就可以說盡。
曹操讀完也覺不錯,不過他剛剛還打定主意要跟這唐朝的詩人比一比,眼下自然不肯露怯,便道“七言之句巷里歌謠罷了,我記得子桓也寫過這樣的詩。”
父親可是說二哥的燕歌行
曹操點頭,他雅愛辭章,尤擅詩之古體,也寫時下流行的五言句,四子曹植亦以五言為多,倒是二子曹丕不避俚俗,寫過些七言歌謠,燕歌行就是曹丕的七言句。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曹植記憶力極好,當下便將兄長所作詞句念了出來,接著道
“這兩首詩雖同為七言句,但那李詩僅四句,韻腳安排與二哥的也不盡相同,想是唐朝的詩文,已經迭代更新了。
曹操目露贊賞,他的四子文才最是敏捷,一下子便發現不同“不錯,這詞句倒也清麗,子建,你屆時仿作一首,不,三首,看那李白比起我兒如何。
曹植
爹你不會是覺得自己寫的比不過所以才讓我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