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劉徹玩味著詩句,仿佛能看到那花露凝香的妃子情態,不覺心生神往,想這李白不愧的水鏡盛贊,寫美人獨具一格。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漢宮說的是大漢吧后面的飛燕是漢宮的美人,朕怎么沒見過”
咳底下的大臣不自覺咳嗽一聲,已然知道自家陛下腦子里在想些什么。
“想必是后代哪位陛下的妃子,故而如今不得見。”為避免冷場,有人謹慎地開口,說出自己的揣測。
劉徹道“這飛燕能名傳后世,想必也是個美人。可憐飛燕倚新妝,豈不是說我大漢的美人比不上他唐朝的貴妃
眾臣
這比不比得上難道是很重要的事情嗎
唐朝。
孟浩然目露贊常頻頻點頭“先寫貴妃美貌,再述君王盛寵,最后將牡丹、妃子、君王合于一首,獨具匠心,李太白果真高才
上官儀對這三首詩真是越看越喜歡,他行走宮廷,也要寫些應制詩作,卻沒見過有誰能將應
制詩寫得如此自然,不見斧鑿痕跡。雖是抑神女、飛燕而揚貴妃,卻毫無諂媚之態,仿佛當真是欣賞一個絕世佳人一般,瀟灑從容,這李供奉不愧是一等一的詩人。
太極宮。
李世民倒沒像其他人一樣對李白的詩大加贊賞,他內心剛壓下的憂慮又泛起來了若李白果為當世大才,皇帝的做法便是輕視了他;若是俳優之類人物,一個貴妃,一個吹吹捧捧的文人,那皇帝又
豈是圣主明君的樣子
長安院落。
李白并不知曉自己的詩在各個時空引起的波瀾,只斂著神情暗自思忖。
他是商人之子,無法科考,故而只有舉薦這一條路,他為此拜謁過許多人,也曾在長安潦倒,路上顛沛,如今幸得賀監舉薦、天子垂青,能有入仕之機,大道就在眼前。可如水鏡展示,陛下似乎只讓他作詩,那他的報國之志
清平調三首嚴格來說應該是應制詩,皇帝專門讓他給自己的寵妃楊貴妃吹彩虹屁的。可李白是誰大唐頂流,盛唐詩壇第一人,粉絲從唐朝排到2023年,他寫的應制詩能是應制詩嗎那是仙品這幾首詩能歷千年而不衰,當然也能征服當時的天子。
眾人雖聽不懂大唐頂流、粉絲之類的,但并不妨礙他們理解這是在夸李白。他們又驚又疑,清平調三首美則美矣,但也沒法和前面的歸園田居、短歌行比啊更別說還有那楚國的屈子,這李白憑什么能得到后人這么高的評價
但這驚疑的人不包括杜甫,聽到自己的偶像在后世這么有名,杜甫他早已經喜不自勝。
沒錯,李白就是大唐詩壇第一人
可這樣的才士自己竟然還無緣得見,真是太令人遺憾了。杜甫小小地心酸了一下,在心里盤算著自己與偶像的距離,開始思考是不是盡早結束齊趙之游,赴長安拜訪一番。
公元742年,大明宮的大門終于為李白散開,大唐最尊貴的天子唐玄宗辭輦步迎,接見于他。當年唐太宗見吐蕃使者,尚且還是坐在輦車上,唐玄宗竟然下輦,站起來迎接李白,這是多么大的禮遇啊
被掌來對比的李世民總算是露了個笑臉“禮賢下士,該是如此。”這皇帝還不算昏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