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拊掌大笑“好一個金龜換酒,世間俗物比起同友人痛飲又算得什么”
曹操本還在心中贊嘆賀知章的氣度,聽到自家兒子的話一皺眉,瞇著眼睛開始警告
“平日飲酒我不管,若是誤了軍情壞了規矩,看我不敲你。”
“怎么會”曹植反駁道,“孩兒豈是不分輕重之人。”
曹操回想了一下兒子的日常表現,終究是對他的喜愛占了上風,神色松動下來,點點頭“諒你也不敢。
興慶宮。
李隆基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個賀監,朕的御賜金龜就這樣當酒錢了”
高力士觀他神情,知道他并未真正動怒,便奉承道“賀監真性情,與李供奉這樣的仙才一見如故,陛下手下有這樣兩位大才,便是向天下人顯示我大唐的對讀書人的優容啊
李隆基被這一番話哄得
十分開心,再開口便頗有些自得
“聽楚棠的意思,應是各個時段都可以看到水鏡。朕光復李唐,又將國家治理得如此蒸蒸日上,身邊人才濟濟,被后世冠以盛世之稱,太宗陛下看到必然會對朕頗為肯定。
“陛下說的是,”高力士附和道,“大唐既有盛世之稱,陛下的文治武功自然可與太宗比肩,太宗陛下若能知曉,想必也會夸贊陛下呢
“哈哈哈哈哈不錯”李隆基大笑,朕一定能成就太宗的功業
李白一生任情瀟灑,交游遍天下。與賀知章的這一次相遇,是他少有的宣于詩章的念念不忘。
天寶三年,賀知章辭官回鄉,李白作詩相贈“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狂客即是賀知章,他被稱作四明狂客。據說賀知章辭官的理由是年紀大了想回家做道士,所以李白稱他山陰道士。
在這首詩中,李白表達了對賀知章的情誼和后會有期的愿望。
第二年,回鄉不滿一載的賀知章于道山仙逝,李白寫下了對酒憶賀監二首,他深情地回憶,“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
風流,是唐代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
曾經的相聚還歷歷在目,可轉眼已然是“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灑脫如李白,也不得不“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許久后,李白還在對這位忘年交念念不忘“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無賀老,卻棹酒船回。”我想往江東游覽,可是故友不再,又能與誰共飲呢只好棹船回轉。
失去友人的落寞可見一斑。
長安院落,李白的臉上有少見的怔然,對面的賀知章面上卻是帶著笑,輕松道“還要等兩年,老夫才能歸鄉啊
“賀監”李白猶自遲疑,賀知章擺擺手打斷他的話
“老夫這一把老骨頭,能歸在桑梓已是滿足了,還能賺得你這樣的謫仙人三首詩,也不枉當日金龜換酒的情誼。只是可惜,老夫不能在鏡湖招待你咯
他語氣曠達,仿佛剛剛得知的生死之事根本算不得什么,仍舊笑瞇瞇地往杯中斟酒。
李白
輕輕呼了口氣,搶過酒壺,一邊替他斟酒一邊笑道“有何可惜鏡湖的酒喝不到,長安的酒卻是多不勝數,白仍可與賀監對酒談詩,只是下次,賀監可莫要再把金龜抵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