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老夫一定帶夠酒錢,與謫仙人一醉方休”
齊地。
青年杜甫鼻子一酸,賀知章是當世大才,飽學之士,杜甫對他也十分欽佩,猛然聽得這樣一位名士的死訊,不由得也有些傷感。而李白的詩又寫得那樣情真意切,讀著那詩,杜甫似乎都能看到李白悵然回轉的失落。
李太白真的是一個很真摯的人啊
水鏡說自己和李白在幾年后也會見面,若一朝作別,李白也會給自己寫詩嗎也會在詩里懷念自己嗎
杜甫忍不住有些期待。
北宋。
蘇軾也是一嘆“太白詩酒風流,一生交游無數,俱是傾心相待。賀監不以位尊傾心相交,于他又有知遇之恩,也難怪太白如此懷念。
蘇轍點點頭“知交難得,太白與賀監均是性情中人,一個詩仙,一個酒仙,也難怪志趣相投。”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一輩子有這樣的朋友,足以令人懷念。”
“是啊,更何況太白知交不止賀監,還有老杜啊”
那些塵封時光里穿越歷史的情誼,總是格外叫人動容。
在賀知章的舉薦下,李白最終打通了他理想的人生之路唐玄宗召他入長安,任翰林供奉,并在御殿之上賜食于李白,親手給他調羹。
唐玄宗對李白說,卿為布衣,但名聲卻能傳到朕的耳中,不是說明朕有多厲害,而是說明你才名遠揚。
秦朝。
贏政在心里點頭當年他的先祖孝公、惠王等,對商君和張相諸士便十分禮遇,而大秦也是在這些賢士的輔佐下才強大起來的,他比誰都清楚人才的重要性。對待才學之士,自然要禮遇非常,這唐玄宗看起來倒還不錯,但后面為何又要把李白賜金放還呢
太極宮。
李世民也是點頭這玄宗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不是個庸才。
長安院落。
李白有些驚訝,又隱隱有些激動“陛下如此
禮賢下士,是我等之幸。”
他之訴求本便是平交王侯,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水鏡的講述讓他的心又火熱起來,當今圣上果然是明主,能輔佐如此君王,何愁不能干出一番事業
北宋。
蘇軾道“太白身上多奇說,二入長安,也可稱得上一段傳奇。”
蘇轍一嘆“是啊,只可惜,這里已經是傳奇的高潮了。”
入長安的第一年,應該說李白過得還挺不錯。唐玄宗對他十分欣堂,讓他隨侍在身側。領導重視,所以李白在官場很吃得開,當時的王公大臣爭相與他交往。
關于這段經歷我們可以在他的詩里窺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