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李白又入長安求仕,但基本都無果,只好黯然離去。直到42歲那年被唐玄宗詔往長安,接道詔書的李白可太高興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覺得自己又行了。
未央宮。
劉徹沒忍住笑了一下“真是個狂士。”語氣里到底是有幾分欣賞。成大事者,便該有這份自信、這份傲氣。
42歲到44歲在長安入仕,供奉翰林,后遭排擠,被賜金放還;44歲55歲,他再次漫游;55歲62歲,安史之亂時期,他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其后,唐肅宗以謀反罪鎮壓永王,李白也因為附逆永王而被流放夜郎,幸好玄宗還都,大赦天下,才得以返還62歲,病逝于當涂。
楚棠三言兩語敘述完畢,眾人看著水鏡上簡短的幾行文字,有些反應不過來。
“李白就這樣病死了”
劉徹覺得自己的濾鏡碎了。他不是應該成仙了嗎
同樣覺得濾鏡有點碎的還有杜甫,他待在原地,腦子里下意識想到,若真如此,李白豈非一生抱負都未昔得展
不同于其他人訝異于李白的死訊,興慶官里的李隆基豁然起身“安史之亂這安史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歷史上凡是被冠以xx之亂的名字,負面影響都是極大,比如董卓之亂、七王之亂、八王之亂,大唐,在十多年后也會生亂
他深吸一口氣,想到后面的玄宗還都,安史之亂,會讓他把長安都丟了
同樣震驚的還有太極官中的李世民,他剛平復不久的火氣又騰地一下上來了“李隆基到底在干什么才會惹出這么大的禍亂
之前聽楚棠說他昏聵,滿以為只有沉溺聲色和任用奸小,沒想到在這兒等著,連長安都守不住,這就是他的大唐,這就是他李世民的子孫
二哥,你消消氣,”長孫皇后趕緊上來勸慰,“兒孫自有兒孫福,你這樣動怒也于事無補,氣壞了身子不值當。”
李世民閉著眼呼出一口氣,再睜開眼手指輕顫“去,把稚奴叫來。”
“二哥”
“治不了李隆基,朕還治不了他爺爺嗎把稚奴給朕叫來”
看看他教的好孫子
武周。
武則天冷笑一聲“阿瞞,安史之亂”
李隆基從被上官婉兒叫來起便是戰戰兢兢,聽到水鏡中的講述心更是涼了半載,如今只得強行鎮定下來,行禮道皇奶奶明鑒,此事還未發生,您不能就此定孫兒的罪。
“哦”武則天笑了,“你的意思是,那沉湎聲色寵幸奸小,以致后來造成安史之亂的人不是你
“孫兒不敢反駁,但事還未起,孫兒如今還不是那玄宗,皇奶奶眼明心亮,孫兒斗膽猜測,您定然不會因此遷怒。”
武則天冷哼一聲“倒是伶牙俐齒。你可知,禍亂基業,便是你皇爺爺都不一定能容你”天子威怒撲面而來,李隆基趴在地上,冷汗涔涔。
天寶年間。
東宮,李亨此時還叫李紹以手叩擊桌面,暗自沉吟“肅宗平叛,玄宗還都,難道安史之亂爆發,父皇避離長安,那肅宗趁機”自
立了
他的手驟然收緊,肅宗,是誰會是自己嗎
與此同時,永王李磷只覺后背一股涼意躥脊而上,現在的他,真的沒想謀反啊水鏡你要害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