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飄搖,杜甫的命運亦是蹭蹬。流徙輾轉的杜甫,就像此時兀自沉浮大唐。后來杜甫也想重入長安,但沉疴未起,性命憂危,只好暫居夔州養病。
萬里悲秋,可能悲的不只是秋,他的人生與大唐的國運,也走到秋天了。
中唐。
白居易不暇感嘆,面色染上幾分凝重“楚姑娘的意思是,大唐中興無望”
元稹同樣變了臉色“當今陛下并非昏聵,只是楚姑娘所說,藩鎮、宦官、黨爭,軍鎮長官擁兵自重,宦官蒙蔽圣聽,黨爭互相伐異,竟是個個都能看得苗
頭,形勢不容樂觀。
兩人一齊沉默了下來,他們是朝官,讀圣賢書,食君祿就要擔君事,哪怕中興無望,也總要竭盡所能。
晚唐。
李商隱悵望著樂游原上的清秋景,日近黃昏,夕陽無限好。他自己就是黨爭的受害者,朝堂洶涌,軍鎮自重,宦官干政,大唐,當真到了日薄西山之時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論。”杜甫的一生,正是大唐王朝的縮影。他從盛唐走來,看過開元全盛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大唐的底氣,盛唐最為天才的詩人之一與他的國家一起凌駕于整個封建王朝之上,豪情萬丈。
而后,他在蹭蹬間發現繁華之下的瘡痍,干戈起,盛世傾,詩人怨。詩以言志,杜甫寫的是自己的感受,寫的是眼見的黎民血淚,也是這個時代。
什么叫詩史我們將杜甫與大唐等而觀之,他的命運與家國興衰緊緊相連,意氣風發是盛唐,顛沛流離,是國運漸衰。他的詩、他的一生,恰是半個大唐的盛衰史。
北宋。
歐陽修遍觀全書,又與眾賢士修撰唐五代史此時他對楚棠的講述感受頗深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杜工部安史亂后所作,真有怨怒之聲。
一齊修史的宋祁也不無感嘆地點頭“杜工部離開夔州之后,先后流于荊、湘之地,有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之句,唐代雖有憲宗中興,卻畢竟無法再望貞觀、開元,其勢若此,盛衰翻覆,詩中可見。杜詩之史筆,由此可見。
洛陽。
青年杜甫心中惆悵不已“大唐如今繁盛至此,若不是有水鏡這等機緣,誰又能料得到將來呢
李白同樣悲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盛轉衰,原來只在一夕之間。我之早亡,竟可算得上是天幸了。
他一笑,眼中不無諷刺。
杜甫忽然站起身,神情中透著堅定“我要入長安。”
李白頗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杜甫抿抿唇,臉上是青年人特有的執拗
國家之危近在眼前,若陛下圣明,聽得水鏡示警,誅奸佞而勉政事,我自當求仕進而盡綿薄;若
陛下仍舊不察,那邊便用我的詩筆,罵權奸,書民困
好”李白大笑起來,“好一個杜子美我與你同去“太白兄你”杜甫有些意外。
李白輕輕一笑“李白是大唐的李白,不該只染盛唐之光修身,而不為盛唐平天下。危時已窺,正當為國事起、為蒼生起。
“說得好”杜甫朗聲一笑,“你我二人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