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與李白,是大唐最耀眼的雙子星。李白為自己給出的自畫像,是一只大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但九萬里風鵬正舉,青天大道尤不得出。
所以他又哀嘆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杜甫給自己的自畫像,則是一只沙鷗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沙鷗。極大與極小兩種意象,或許折射出兩位詩人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時代印記。
但大鵬困折,沙鷗飄零,兩位天才詩人最終都沒有實現最初的理想。從望岳道登高,從24歲到56歲,從盛唐到亂世,到底需要走多久
大歷三年,杜甫出峽,但未來該去哪里,他也不知道。他有的,只是江上一葉孤舟。晚年漂泊,凍餒難言
大歷五年,冬。老病交加的杜甫在那葉孤舟上溘然病逝。他沒有去到長安,也沒有回到家鄉。沙鷗零落于天地,而大唐,也像這葉孤舟,在歷史的長河上浮沉飄搖。
初唐。
聽完自家孫子的一生的杜審言捂著眼睛落淚。他尚在壯年,大唐也僅傳三四,可他卻在水鏡上看到了自己孫子的漂泊孤苦、凍餒病逝,看到了大唐由煌煌盛世走向衰薄。
為什么兩首詩的風格會相差這樣大呢是因為孫兒余下半生,全是血淚;因為大唐余下年歲,動蕩不已。
“我寧愿孫兒不做這個詩圣,不寫詩史啊”
他想起楚棠之前念的一句詩,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丘山。可如果可以,屈原寧愿不要這辭賦高懸,也不愿見得楚都傾頹。他也寧愿自家孫兒,永遠是裘馬輕狂的五陵年少。
蔓州。
家人伏在他的肩頭哀哀地抽噎,杜甫枯度的手輕輕拍著他們的肩膀,似是安慰,
又似是倉惶。從青年到老年,從盛世到衰退,他眼看著時光流逝,自己卻無所作為;眼看著國運傾頹,自己卻不能濟世安民。
飄飄何所似,天地沙鷗。可惜,這樣的沙鷗,不止老夫一人。興慶宮。
李隆基呆呆地坐在御座上,連高力士叫他都沒有聽見。大唐,真的會變成這樣嗎他明明才自得于自己創下的盛世,僅僅因為他寵愛一個妃子,喜歡一個可心的臣子,大唐便亂了嗎
他半生殫精竭慮,享受一下又怎么了
“殺了他們,”他目露兇光,“安祿山、李林甫、楊國忠,都是因為他們這些亂臣賊子。殺了他們,大唐就不會亂
御座上的君王似瘋了一般,撐著椅靠起身,想要去手刃那些國賊。
殺了他們,朕就還是明君
陛下,陛下悠息怒,奴才這就去傳旨
高力士手忙腳亂地將他拉住,話音未落,一個內侍便從殿外滾了進來,撲通一聲跪下,張張惶惶地開口
陛陛下驛站急報,安祿山在押解入長安的路上被嘩變的軍士殺死,李相和楊大人也被黃衫客潛入家中刺死,兩邊府邸全都亂套了
唐朝的黃衫客,還殘存著秦漢的游俠之風,最是嫉惡如仇,聽了水鏡的講述早就義憤填膺,竟不遮掩,于長安城中白晝殺人。
李隆基聽罷第一反應是怒,那些軍士和黃衫客竟敢如此大膽,藐視皇威但很快他就平靜下來
死了正好,免得朕動手,殺了這三個賊子,朕還能話未說完便被一人高聲打斷“您不能了”
李隆基驚愕地抬頭,就見想來謹小慎微地太子李紹李亨領著一隊人馬持械闖入,人群中還有一些眼熟的皇族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