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諱、臨文不諱、不諱嫌名,只是因為讀音相同或相近就避諱,哪有這種諱法啊咸陽。
嬴政同樣覺得無言以對,這個理由,也太荒謬了。杜甫限于李林甫,李賀限于嫌名,這唐朝的科舉,看似是一條康莊大道,內里卻藏著不少暗礁。嬴政輕叩書案,選吏之法,還需再行斟酌,盡量完善才是。
太極宮。
李世民萬萬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實在荒唐”
避字倒還能理解,為尊者諱,為親者諱,自古亦然,哪有連音近都不行的不孝,真是好大一頂帽子i
他敏銳地與秦始皇想到了同一個問題一個杜甫,一個李賀,這還是明面上的,暗里不曾知曉的蹭蹬之士又有多少呢科舉取士,是否有可以精進之處
中唐。
韓愈握著拳頭的手沉沉地落到面前的石桌之上。李賀少年英才,當年,他持詩前來拜謁,呈上一首雁門太守行,格律精當,風骨卓絕,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之句更是有凜然氣勢。
他斷定這人必是賢才,可才士到底遭妒。
韓愈至今還能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聽到京中流言時,心中是何等的憤怒。他援筆成書為李賀申辯,卻終
是難敵悠悠之口,而李賀所能做的,只有寄書言謝,而后滿懷悲憤地離去。
“可嘆長吉,我韓愈有愧啊”
無法為李賀伸張,始終是他心頭的憾恨。
書齋里,李賀再次聽到楚棠不無義憤的將他的遭遇講來,不由苦笑一聲。他低低咳嗽著,仿佛要將心肺一起咳出來,既悲嘆自身的懷才不遇,又恨極那些以嫌名污他之人。
書齋的門不推開,李母端著一碗熱粥進來,見他咳嗽的樣子慌忙上前攙扶長吉,娘知道你心里苦,但你也要保重身子。你父好歹有個官身,待娘去尋個宗人薦舉,讓你承父蔭,也算是一條出路。
李賀拉住母親的手止住咳嗽,露出一個虛弱地笑,眼含安慰“娘,我沒事。”
李賀的父親當年做過縣令,所以他后來得以蔭舉為官,做了個九品奉禮郎。這只是一個微末小官,李賀本就因為體弱,早熟又敏感,這下更eo了,直接早衰。
“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二十歲,在古代才是弱冠之年,在現代也就是個大學生,可是他的心已經枯死了。當官沒多久,他就托疾辭官,后來亡于家中,年僅27歲。
書齋。
李母手中的粥“哐當”一聲掉到地上,熱粥四濺。兒啊,你這是要娘的命啊她抱著面前的兒子,老淚縱橫。
李家沒落,家里窮,李賀從出生起就體弱多病,她熬了多少心血,才盼到他長大成人。科考無望,她知道他心里苦,從不敢多言,只背著他偷偷在窗外抹淚。她想,總會好的,李家還有父蔭,孤兒寡母,總能過活。可誰想到,這個兒子未來會拋棄她這老母,先她一步下世呢
娘
李賀神色倉惶,扶著垂泣的母親的肩膀,哀痛不已。
三國。
曹植聽著,只覺那短短幾句詩里的衰颯氣息撲面而來,他張張嘴,內心對李賀的遭遇同情不已。
弱冠之年,壯心衰朽,何其可嘆啊他暗自搖頭嘆息,不經意間瞟到一旁的二兄曹丕同樣目露哀戚,頓時就覺得心中一刺。
還嘆息別人呢,自己后來都是爹不疼哥不愛、侄子還要使絆
子的,就別五十步嘆百步了。曹植頗為幽怨地看了旁邊的兄長一眼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被看得滿臉莫名其妙的曹丕
太極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