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好不容易被安撫好的李母聽到那句“郁郁而病”,眼里又忍不住滾出了淚水,她又凄惶又無力兒,你就不能想開些嗎
李賀緊緊攙扶著母親的手,沒有說話。
另一邊,劉禹錫垂眸嘆了口氣,勸慰似的拍了拍好友的肩膀“憂能傷人,人生沒有難以邁過的坎坷,子厚你切不可作繭自縛。
柳宗元不是很習慣劉禹錫忽然感慨的樣子,笑了笑道“現下說這些還言之尚早,倒是夢得兄一如既往有雄豪之氣,令人嘆服。
他還記得那句“前度劉郎今又來”,似有歷經千帆后的廓然大氣,不愧是劉夢得
劉禹錫擺擺手少了些玲瓏心罷了。
他看柳宗元不甚愿意作談的樣子也收了話梢,心中暗自決定多給人送些李白詩集,借其曠達之氣以開闊心胸。
郁達夫曾以“悲劇”二字概括自己的出生。他生于浙江富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由于母親奶水不足,他從小就營養不良,一歲不到就害起了腸胃病,纏綿年余,似乎連家庭都隱隱被拖垮。但這還沒完,三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只剩他和母親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在那個年代受盡欺侮。
像李賀那樣,身體的孱弱往往會帶來心靈的憂郁與孤獨。缺乏父愛,母親忙于生計,無法顧及他,又沒有兄弟姐妹等同齡人和一起玩耍,他的心理本來就更纖細、脆弱。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這種孱弱、孤獨,跟隨了郁達夫一生。
太極宮。
長孫皇后輕嘆一聲“是個苦命孩子。”
李世民點頭“體質羸弱,又兼喪父,苦楚可知,他又沒些知心玩伴,可不是沉悶下去了”他
似有所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幼時種種竟會有這樣嚴重的后果”
年歲漸長,他入學念書,順便說一句,他和徐志摩是中學同學,明清以降江南一代真的出了好多文學家。
這話一出,明清兩代文人可算是挺直腰桿了,尤其是江南一帶的文人名士,個個昂首挺胸。“我們江南,富庶之地,詞章之鄉”
這后輩怎么不將江南文人的名字念一念呢,我還想看唐寅是否上榜了呢
唐寅怎么比得上徐禎卿我看徐禎卿才會上去。
非也非也,我江南第一文家,當推王元美王世貞
民間炒作一團,奉天殿里的朱元璋臉上也有光“咱雖不愛些酸詞,但也能寫詩。那徐志摩能被特別提出來,想必也是個大才子,你等平日也要多讀書,免得別人說咱老朱家沒文化。
朱元璋自己受了家貧的苦,對兒子的教育倒挺上心。
怎么又是迅哥兒眾人表示這個名字他們都要會叫了。這迅哥兒不會真的是李杜那樣的人物吧
等等
“郁達夫和迅哥兒起初俱是學的醫”白居易驚訝地和元稹對視一眼,非是詞家卻能于文章一道有這樣高的成就,新文學頗有些臥虎藏龍啊
明朝。
李時珍聽到二人棄醫從文的消息笑了笑“文可活人,醫也可活人,我著醫書,想來也可福于當世,遺澤子孫。
他提筆,繼續將藥草的紋樣繪于書上。北宋。
趙匡胤奇道“東京不是汴梁么怎么日本還有個東京”
這個名字撞得挺不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