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專業不算什么,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外國人的白眼冷遇。那時的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力蒸蒸日上,而與之相對的,是固步自封的中國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他們看不起中國人,甚至給予中國“”這樣侮辱性的稱呼。
誒
頗曉佛學的王維愣了愣,臉上露出幾分莫名“佛經有載,為西域對國朝的代稱,并無侮辱之意啊。
“”一詞源于佛經,本是一個中性稱謂,自甲午后,就變成了戰勝者對戰敗者的嘲諷、蔑稱,其下含意,怕是連豬狗都不如。
剛剛還在疑惑地王維
放肆
太極宮中,李世民不可置信地一拍桌子“豎子爾敢”
蠻夷之邦也敢如此欺辱華夏,誰給他們的膽子我上邦尊嚴安在未央宮。
劉徹拂袖而怒“奇恥大辱什么王朝竟這般軟弱窩囊,被一群蠻夷之邦壓著打
奉天殿。
沉浸許久的殺伐之氣不受控制從朱元璋身上溢了出來好啊,那倭國是嫌咱大明的刀鋒不夠利嗎
他咬牙切齒,恨不得現在就親自帶兵,去把對面那群倭賊給砍了。一旁的朱棣腦子到底活泛,雖也惱怒,但謹慎地捕捉到了一個詞明治維新。
老朱家對皇子的教育很是不錯,朱棣也讀了些詩書史卷,他想起來一句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朝雖然是舊邦國,但其使命在于革新。革新而有新機,這便是后世的倭國超過華夏的原因么
郁達夫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留學的時候,他和一個師兄去小酒館喝酒,旁邊一桌也坐著幾個日本學生,結果,那群學生無緣無故就對著他吐了一口痰,嘴里還罵著“口人”“叭兒狗”。郁達夫全程表情平靜,甚至在那幾個學生走了之后,他還能平靜地沖對面的師兄笑,說,這是常事。
咸陽。
嬴政扶著劍柄的手猛然抓緊,聲色俱厲可恥可恨
連異邦小族的平民學子都能對華夏子民如此侮辱,國朝之上又該是何等弱小,簡直尊嚴盡失蕩平諸國的始皇帝屬實是難以想象后世形勢會如此翻覆。
太極宮中的李世民狠狠一
摔杯子“那日本到底是什么國家,竟這般狂妄”
長孫皇后也是滿臉不可置信“郁達夫還平靜地表示這是常事,可見這樣的侮辱冷遇更是數不勝數,后世怎會孱弱至此啊
她情感向來細膩,聽完郁達夫的身世,又了解到這留學一遭,對他作品里的悲涼愈發感同身受起
來,不禁也開始同情這千載之下的后輩。
幾乎同時,聽到這一切的王翦蒙恬衛青李靖尉遲恭秦瓊等人俱是怒發沖冠,軍人鐵血,最是見不得國家受辱,他們沙場征伐,為的就是邦國穩定,外侮不侵,那日本學生這樣,簡直和指著他們的鼻子罵無異
各位將軍身上戰意鏗然,紛紛大恨只可惜不知道日本到底是哪一個國家,否則他們就要當場請命蕩平敵寇。
最義憤的竟是諸天萬朝的文士,可能因為文人身份的微妙聯系,雖然新舊文學之間頗有不同,但他們也愿將郁達夫引為同道。文人臉面何其重要竟然被如此羞辱,對方還是異族,這丟的不是天下文士的臉,而是整個華夏的臉
辛棄疾“鏗”的一聲拔出長劍大宋遭金人欺辱,后世華夏又被東瀛欺辱,可恨我等士人竟不能為國家紓難
李白杜甫猶自錯愕,大唐繁盛,異邦諸人不僅可以雜居長安,更能入朝為官,他們俱是將大唐視為天朝上國,頂禮膜拜,連對大唐子民也是尊重有加,千年之后,這些人就會騎到他們的頭上嗎
王維訥訥難言朝中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因慕唐風,改名晁衡,陛下曾允他入國子監,與諸王公貴孫學習,其后他又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晁衡,便是來白東瀛。
裴迪亦是怔愣“一朝上國,一朝口”他艱難地吐出那兩個字,只覺那些屈辱像是穿越時空而來似的。
大唐的文士,怎么能想到,有朝一日這個國度的后人還會有伏低做小被橫加侮辱的時刻呢
童年是一個人一生的底色,而大學又是一個人三觀塑造的關鍵時期,不幸的是,這兩個時期里,郁達夫所遇到的全是歧視與欺凌。這樣一個人,你怎么能奢望他長成活力四射懟天懟地的樣子所以,后來他會形成悲涼而略顯頹廢的審美情趣,也就不難理解了。
李賀撐著床榻,細長的通眉擰成一個川字,本就瘦削的臉更見愁苦。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