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接受民間新事物的馮大手早就對新文學十分感興趣了,這個作業簡直正中他的下懷。不僅是寫秋,他還盤算著嘗試用后世的文法寫寫話本子。
畢竟這種語言,看起來真的很方便。
清朝。
曹雪芹也有些躍躍欲試,不過他走了個偏鋒,他不想模仿郁達夫的,他想模仿老舍的反正都是新文學,應該差不到哪里去吧
各位老祖宗為作業頭禿,而諸位陛下頭更禿了。由于楚棠透露出來的后世種種,他們一反思,一合計,還是覺得富民強兵才是第一要務,寇從海上來,水師之防也不能輕視,還有出海尋訪諸國,樁樁件件都是事。
另外,他們還覺得心驚的是水鏡上放出的兩首詩詞和提到新文學時隱隱用到的字眼,秦皇漢武等人敏銳地感覺到其下潛藏著驚雷,一時間對楚棠的觀感都復雜了起來,既想從她口中窺到機緣,又怕她說出什么意想不到的話引起騷亂。
“要是楚棠能少講些新文學就好了。”
他們這樣想著。
火火
幾日之后,黃昏幕下,水鏡準時亮起。長安。
院中的白居易幾乎立時抬頭,上次橫空殺出一個郁達夫,這次按順序,應該要講他的琵琶行了吧
從房間里出來的白行簡笑瞇瞇地給哥哥遞了一杯水“兄長,別緊張。”
被看穿心事的白居易微窘,接過水杯喝了一口掩飾尷尬“我有什么好緊張的。”
白行簡笑著在一旁坐下水鏡說兄長詩作在杜工部之后,不出意外,今天就要講到吧“說不定楚姑娘有什么別的想法呢”
白居易面上若無其事,一雙眼卻是不受控制地往上看。各位同學大家好,您的新課文又上線了
歡脫清亮的女聲傳遍諸天萬朝首先進入慣常的作業評點環節。e這次的作業,大家寫得好像很艱難
呵呵,你知道就好。
宋及以前的眾人一致冷哼,這次的作業花了他們最多時間
這次的作業其實就是個小隨筆,大家不用用文言文寫的,嗯寫的也不是純種文言文,好像是文白夾雜的機翻,大家s起來真是太敬業了,直接用白話文寫就好啦很簡單的。
唐朝。
古文大家柳宗元表情冷靜,雖然不知道機翻是什么意思,但直覺不是什么好詞,他堂堂當朝進士、河東柳氏,文章竟被后世一個姑娘嫌棄了。
就,有點丟人。
劉禹錫倒是沒怎么在意,反倒一臉恍然大悟“原來我等所寫的是文言文,而后世用的是白話。文者文飾,白者,明白曉暢,這個名字用得貼切。
明朝。
湯顯祖道“雜劇曲詞之中,有賓白之謂,與唱詞區分,或記內心獨白,或記二人交互對話,用語淺顯,后世所謂白話,莫非是取其中之意
說起來,從文言到白話,也是一次語言變革,文言文雖然簡略,但是門檻是真的高啊,不太利于文化的普及。
記得我大學的時候老師要求讀尚書,一篇看著只有幾行字,但是誒嘿,根本讀不懂。他們還沒有標點符號,痛苦加倍。文言文是真的很難學啊,越古老的越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