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自己便是詩文俱佳,不可能不懂得這些道理,還是心眼太小了,嗯。
聽到兒子嘀咕的曹操
“子建啊,明日起,你便在府中閉門讀書三日吧”
省得一天天在他面前口無遮攔地氣他。
曹植
這就是,封建壓迫嗎
舊時赤壁在眼下又會呈現出何等浩蕩之景呢蘇軾進行了一個具象的描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這是上闋寫景中最著力的一筆,千百年來備受詩家稱道,大家覺得,這幾句詞好在哪里呢
這又是在做詩歌賞析了,蘇轍躍躍欲試“既詠赤壁,唯此一句直寫赤壁景觀,命以穿、拍、卷等字,尤為壯健切題,實乃不減唐人高度”
李白隔空贊同了蘇轍的想法“筆意闊大著力精勁,便是在大唐也未有能及,蘇軾的詞寫得好啊”
李白頗為欣賞地將這幾句詞又玩味了幾遍,越品越覺得精妙。他生性灑脫不愿受拘束,形諸于詩文中,也不耐律體的森嚴束縛,而偏愛那些意態朗暢、一氣直下、句式舒卷自如的古體、絕句。
詞雖有定格,然而字句靈活,長短交錯也有縱橫之勢,倒也極易于抒情。李白有些心動了,要不,他也填點小詞
中唐。
懷古圣手劉禹錫也不由得感慨“此三句寫赤壁景色,給人以驚心駭目之感啊”
北宋。
歐陽修對這幾句詞賞玩再三,眼中的贊許幾乎快要實質化“亂石直插云霄,驚濤似欲將堤岸拍裂,兩相激蕩間卷升起雪堆似的浪朵無數,起起落落忽隱忽現,當真是蔚為大觀。蘇老泉這個兒子,真是讓人眼饞得很吶”
梅堯臣亦是贊嘆“莫說是詞,便是詩家也難有此等筆墨。”
想到先前頗為盛行的白體、西昆體、晚唐體,梅堯臣便不由得感嘆,這三家侵占宋初詩壇,如今看來卻無一首可與課前出現的蘇軾那篇自題金山畫像媲美,梅堯臣開始眼紅了,蘇軾怎么不多寫幾首詩啊
南宋。
辛棄
疾贊道“蘇學士之詞,
確如前人所言,
須關西大漢,執鐵板高唱,非如此,不足盡磊落之氣。”
陳亮頷首,又忍不住打趣“你的詞風也頗為豪放,不知又該誰來唱。”
辛棄疾大笑“我之詞,該是披甲銳士,執長劍矛戟,唱烈烈秦風”
“好”陳亮拍案叫絕,“好氣魄,便讓我先做這個拔劍的銳士”
他鏗的一聲抽出桌上的長劍,拔劍而歌“聞道清都帝所,要挽銀河仙浪,西北洗胡沙。”
他唱的是那首的水調歌頭壽趙漕介庵,辛棄疾向他舉酒,知交心事,盡在不言中。
一句提問激起了各大時空解詩的熱情,無數蘇軾的粉絲和在這里被他圈粉的人都不吝于自己的溢美之詞,但也有人提出異議
“日前我曾慕名往赤壁游覽,并未見得亂石穿空、驚濤拍岸之景,東坡辭賦微夸焉。”范成大一邊搖頭一邊指出詞中的問題。
赤壁雖好,但蘇軾這幾句實在是言過其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