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以簫聲相和,這簫聲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比較悲切,深谷中潛藏的蛟龍聽了都會起舞,孤舟上獨坐的寡婦聽到也會落淚。
這里要注意舞和泣都是使動用法,使跳舞,使哭泣;另外還有壑和嫠這兩個字,尤其是嫠,名句默寫高危字,切記不要寫錯
蘇軾
又來
圍觀了一會熱鬧的梅堯臣一陣失笑“說來也是有趣,后世學子知曉經史詩文,更兼所謂物理、科學,怎么時常又鬧出些白字先生的笑話。”
歐陽修到底寬厚,眼中浮現幾縷寬和的笑意,道“后世之學與古不同,想是這些字用不慣吧他們那故都的秋,讓我們讀起來,也頗覺拗口啊”
“那倒是。”
梅堯臣點頭認同。只不過,許是參與科考,知曉學子百態,每次聽楚棠這樣提醒錯字,他幾乎能想到后世學子在考試之時因一個字而躊躇抓耳的樣子了。
梅堯臣唇角一翹,照這么看,他怎么覺著,這篇里的易錯字不止這兩個呢
悲切的簫聲流露出了演奏者的傷懷,所以他向蘇軾說,你看此時明月皎皎,星子潛藏,烏鴉南飛,這不正是曹操短歌行里描述的情景嗎
赤壁形勝,西邊的夏口、東邊的武昌俱可收攬眼底,山水環繞一片蒼翠,這不就是當年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
曹操坐擁大軍叱咤風云、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然是當世梟雄,可他現在又在哪里呢連曹操都不能對抗時間的洪流,更何況我們兩個人
我們現在雖然可以逞游興、飲美酒、戲江濤,但是人命何嘗不是像蜉蝣一樣須臾即逝面對著浩渺廣闊的長江,我們就如同那滄海一粟。就算想與仙人同游、抱月而終,可你我都知曉,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想到這,我就悲難自抑,只好寄情于簫聲了。
大家看,這一段里,客悲傷的是什么
“哼”
曹操冷哼一聲,仿佛被戳
中痛處一般,擰著眉沒好氣道“什么被周瑜圍困,我現在沒被圍周瑜黃口小兒,焉能將我困住”
一旁的曹植默了默,沒有接話。那辭賦的重點分明不是困于周郎,自家父親雅愛詞章,不可能不知曉,此番分明是不欲承認那人生之須臾,故意避重就輕。
他復又抬頭看向水鏡里的詞句,又想起“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之類的句子,竟也覺得悲從中來。
秦朝。
嬴政按緊手中佩劍,這篇賦寫得頗有仙神之氣,連他都被那“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情景所吸引。
他豈不知山川恒久人生短暫,所以才想求得長生,看著大秦千秋萬代。可楚棠一再說尋仙之事縹緲,這賦里又明明白白地寫了“知不可乎驟得”,縱然他能歇下求仙之心,可是心中那份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卻是半點沒有減少,此時被這段文字一勾,反是愈發濃烈了。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他沉吟著曹操的詩,蘇軾的悲慨和曹操是一樣的,可曹操后面綴著一個“天下歸心”,反不如這里的純粹感慨讓人心驚。
唐朝。
李白臨風舉酒“江月年年,人命朝夕,再雄豪之人亦逃不過生命之大限,感慨不可謂不深。”
他嘆息一聲,又道“蘇軾既有道緣,卻不曾信尋仙訪道的長生之說,難得清醒,又何必清醒。”
昌谷。
李賀唇角發苦,意態寥落。一生須臾,人命何其短暫,蘇軾到底還是科舉高中揚名京中,但他呢他連赴考的資格都沒有一生夙愿終難償,他心神激蕩,牽動心肺,不由得又是一陣驚咳。
“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