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杜甫同樣忍不住笑了“任氣狂傲,真是個奇女子啊”
“狂傲不好嗎”
李白對李清照的觀感倒是頗好,他本便是狂傲不羈之人,李清照這無差別懟人又有理有據的樣子,和他簡直是同調。兩人都姓李,李白對這個大膽的同姓后輩有天然的好感。
“倒不知她的詞寫得如何。”
詩仙詩圣的期待值拉滿了。
詞里三瘦,堪嘆婕妤,金石錄里寄深情。金石錄是她和丈夫趙明誠合寫的一部金石研究專注,趙明誠寫了一大部分,李清照完成剩下的部分并為之作序。
趙府。
趙明誠聽罷一愣,隨即狂喜“我與李小姐成親了”
趙、李兩家同朝為官,時有走動,李清照頗有才名,他亦有所耳聞,今日前往拜訪,本便暗有求娶之意,他本還惴惴,現下水鏡如此說,豈不是意味著他們姻緣可成
李府。
李清照臉色微紅,趙明誠,不就是剛剛爹爹說過的
那個人嗎她竟然當真與他成親了想起先前的驚鴻一瞥,她的心忽然跳了一下。
李格非回過神來,看著女兒不好意思的樣子輕輕笑了,趙家公子他倒是滿意,不過二人合寫,趙明誠是為何沒有完成余下部分想到漢時班昭為兄續史的舊事,李格非沉吟不定。
婕妤,說的是漢朝的班婕妤,也是個才女,寫過怨歌行,以團扇的遭遇比喻自己的命運,屬于宮怨詩。
詞里三瘦大家比較熟悉,是說李清照的三句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和“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以黃花喻女子之容顏,人比黃花瘦,則更言瘦之形,化無形為有形,堪稱人工天巧”
晏幾道眼睛都亮了,當即不吝夸獎。一旁的晏殊亦是點頭
“不錯。那綠肥紅瘦之句同樣頗見清新才女之稱,倒也不是浪得虛名。”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無一字言愁,卻字字是愁,當真是好詞。”蘇軾也忍不住夸了。
漢朝。成帝年間,宮廷。
班婕妤執扇倚在窗下,深宮寂寥,她又被帝王遺忘,那后朝詞句清新婉約、愁思纏綿,倒是頗合她此時心境。
“人比黃花瘦,我此時,比黃花如何”她不動,猶自問身邊僅剩一個的侍女。侍女不敢多言,悲悲切切地叫了一聲“婕妤娘娘”
班婕妤苦笑一聲,看著窗外搖落的草木,草木歸于塵土,她連草木都不如。班婕妤忽然有些理解李清照為何被稱作千古第一才女了。
此等筆觸,他人所不及也。
再多的爭論在實力面前都會慢慢瓦解,這“三瘦”倒是讓眾人得以一窺李清照的筆力。
“好像寫得是很不錯”
“沒想到啊,一幅對聯中有那么多隱情。那第一幅對聯說的是誰啊,會不會比李清照還厲害”
“那還用說,蘇軾的后繼者,當然厲害了”
第一幅對聯大家應該也猜到了吧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北宋莫隨鴻雁南飛。關鍵詞繼東坡、美芹、南宋。說的正是豪放派另一代表人物、南宋愛國詞人、有著“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
詞中之龍
蘇軾蘇轍歐陽修晏殊柳永晏幾道秦觀賀鑄黃庭堅周邦彥當場震驚,龍為帝王之象,辛棄疾被稱作詞中之龍,豈不是詞里的帝王
眾人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這辛棄疾,也猛得很吶一個千古第一才女,一個詞中之龍,出來的稱號一個比一個炸裂,這宋朝別不是要趕上唐朝了。
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武則天趙匡胤等一眾帝王同樣沉默了一瞬,雖然這是后人稱謂,雖然文人一貫喜歡夸大,但聽到一個詞人被冠以“龍”之名號,感覺還挺微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