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倒吸一口涼氣,那就是,大宋他眼前一陣發黑,一把打開趙光義攙扶的手,厲聲喝道
“給朕記,把水鏡里接下來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清楚”
他倒要看看,后代那些不肖子孫到底做了什么孽,把大宋嚯嚯成兩半。
不止趙匡胤,諸位有識之士誰不知道李煜的經歷,李清照的經歷和他相似,那不是說北宋也亡了嗎眾人的眼色一時都非常難看。
汴京城里,李煜唇角露出一抹苦澀地微笑“原來如此”
他以為的知交心會,原是源于一般苦難。
李府之中,李清照再次與父母面面相覷,楚姑娘說的,是她想的那個意思嗎
我們知道,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生性風雅,出身矜貴,陰差陽錯做了皇帝,在亂世中偏安江南一隅,卻無治國之才,最后落得個國破被俘的下場。他的詞中本是男歡女愛脂粉柔腸,卻因亡國之痛轉而浸滿血淚,變得深沉闊大。論家有言,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嘁”
劉徹冷嗤一聲,說得再好聽,不還是個亡國之君雄視天下的帝王對于無才之君向來是看不上的。
咸陽宮中的嬴政同樣冷著臉,作為皇帝,他同情不了這樣的“同行”。
倒是太極宮里安坐的李世民忽然心里一緊“南唐,和大唐什么關系,不會又是那些不肖子孫干的好事吧”
天可憐見,被李隆基搞得,太宗陛下已經有些tsd了。
北宋。
宋徽宗趙佶一邊收拾著自己桌案上的書畫一邊同蔡京閑言,其實收拾桌子這種事自有太監宮女代勞,但這桌案上鋪滿了他的新作,收拾是假,重要的是他能順便欣賞自己的佳作。這種狀態,俗稱自戀。
就像此時,他一邊端詳著卷上的字跡一邊饒有興趣地問“蔡京,你說朕比起李煜如何”
“李煜亡國之君,陛下仁圣臨朝,他怎么配與陛下相比”
蔡京諂媚地笑,“便是論才情,陛下的“東風鼓,吹下半天星,萬井賀升平”才是好句呢更遑論陛下一手自創的書法獨步天下,
要臣說,陛下便是那天降奇才、英明圣主。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說得好
一番吹捧說得趙佶龍心大悅▊,幾乎找不著北。要不說他喜歡蔡京呢,反應快,說話又中聽。趙佶一高興,反手又送出了一堆賞賜,君臣一人俱是滿意極了。
如同李煜被命運裹挾,李清照的人生同樣難逃命運的魔障,從鮮花著錦到“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山東章丘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曾學于蘇軾,被稱作蘇門后四學士。算起來李清照還是蘇軾的徒孫呢
“還有這層關系”
蘇軾微微錯愕,隨即有些破防:“不是,這徒孫嘴起師祖來都這么不留情面”
她的生母是宰相王珪的女兒,名門之后。繼母則是狀元王拱辰的孫女,亦善文詞。這樣的家庭孕育出來的女兒怎么會不鐘靈毓秀呢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父母還相當開明,依著她讀經史、習詩書、閱萬卷,縱著她年少嬉游不知愁。
楚棠放了一小段視頻,視頻中清麗嬌俏的少女一身羅裙與玩伴在荷花池里行舟,朗朗月色下、荷香幽幽里,她們笑語歡歌,把池塘里棲息的鷺鳥都驚得飛起來了。
船上的少女被嚇了一跳,不一會兒又一齊笑出聲,笑聲如串串銀鈴似的。水鏡下的眾人仿佛也被這快活的氣氛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
與此同時,屏幕上出現了那首后世中小學生耳熟能詳的如夢令,王維輕掃一眼,眸中微亮:“這首小詞寫得鮮活而富有生趣,真是清麗絕倫”
裴迪也跟著點頭:“我記得你有一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意境與此詞頗有相通之處,不過你之詩得之于靜,她之詞得之于趣,各有千秋。”
“是啊。”王維悠然一嘆,“醉渡蓮塘,妙趣橫生,可你再看先前那首聲聲慢,直讓人有從望岳到登高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