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或許缺少精良的武器裝備,但從不缺乏抗爭的決心,因為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必然挨打。跪,是跪不來和平的。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
最后一句說得擲地有聲,短暫的沉默之后,眾人都忍不住紛紛叫起好來。
未央宮。
劉徹只覺這句話簡直說到了他的心坎里“不錯若無強大之兵力,如何護衛疆土、保境安民王朝尊嚴,只有自己能給”
秦朝。
嬴政也對這句話贊嘆不已“落后必然挨打,跪不來和平。我秦先祖篳路藍縷,才得以東出函谷,逐鹿中原。秦若不強,必將被其余六國鯨吞。后世哪一朝不是如此偏偏宋朝不懂得這個道理。”
唐朝。
李世民咂摸著楚棠這番話里的信息,后知后覺地感到心驚“一窮二白,迎戰世界最強的國家,還是在立國之初,這個新中國,武
德也太充沛了吧”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勝利讓他覺得振奮的話,這抗美援朝就讓他感到不可思議了,那可是一挑十七還挑贏了
底下的臣子也震驚得幾近失語,隔了好一會兒才找回自己的聲音。
“落后必然挨打,后人一定是經過慘痛的經驗,才悟出這樣的道理。”魏征難得嘆息,“這些個后人,有骨氣。”
“是啊。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一擊之勝,余威自然可震殊俗。說出這句話的人有魄力,做出這個決定的人,更有魄力。”孔穎達的眼睛亮晶晶的,顯然也對話里的人敬佩不已。
明朝。
朱元璋斂了斂神色,對著底下的兒子說道“再明白咱先前為什么說要富國強兵了吧”
眾皇子悶悶地點頭,先前因著日軍侵華的事,他們還想著先去把日本滅了,但外敵哪里是肅得清的沒有日本還有別的國家,只有做到自身的強大,敵人才不敢覬覦。水鏡真是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
北宋。
趙匡胤垂首沉思,他明白楚棠的意思。她們的國家一窮二白,卻不憚與迎戰世界之強敵,贏得慘烈,也贏得漂亮。
可大宋呢
靖康之變猶有良臣百姓,君王卻屈膝求和;南宋歷朝分明有仁人志士,卻一再和議伏低做小,甚至是他這個開國之君,也未曾拿出應有之魄力,反倒讓弟弟篡位,又留弊于后世。
想到這里,趙匡胤的神色堅定起來“來人宣二府三司百官前殿議事”
弊政已知,不可不除。他鄭重地鋪紙提筆,將先前默記于心的六國論抄錄于下,又將楚棠最末說的那兩句話也抄了下來,命人張貼在前殿。
同一時間。其余朝代的良臣如范仲淹、歐陽修等人也紛紛進宮面圣,整個宋朝忽然緊張了起來。
李府。
李清照提步出門,看向天幕中猶泛光彩的水鏡,這面水鏡透露了她的生平,明示了大宋的屈辱,可似乎也帶來了生生之望。
她抬手,似是想要觸摸這機緣巧合的神跡,卻只聽得鏡后之人對自己的清淺總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