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得大大的”
大刀金馬的明太祖沒有惱怒兒子的失禮,反而認同地點了點頭:“老四這個主意好,只是出海非同小可,老五身邊得有個機靈人跟著。”
“我啊我啊”朱樉舉手:“我保護五弟”
“你有海上航行的經驗嗎”朱元璋反問。
“e沒有。”朱樉泄氣。
大殿內陷入沉思,眾人紛紛開始思考是否有人符合“機靈人”這個標準,朱棣凝眉,一個名字出現在他的腦海里。
他拱手:“父皇,兒臣手下有一宦侍名叫三保,其人知兵有謀,自幼習得行船造船之術,熟悉海外風土掌故,兒臣覺得此人或許可行。”
“宦官啊”朱元璋有些遲疑。
朱棣知道父皇的隱憂,當即開口為自己的人保舉:“父皇放心,三保在我身邊多年,是個安分守己的人,父皇盡可信任。”
朱橚跟著點頭:“三保確實機靈聽話。”
兩個兒子都這么說,三保的條件又確實有優勢,朱元璋沉吟片刻還是松了口:“也罷,明日叫進宮來,咱親自看看。”
初唐,太極宮。
不同于其他諸朝人的震驚,貞觀君臣卻是個個面帶喜色。雖然不那么明顯,但那舒展的眉頭、微微瞇起的眼睛卻是騙不了人的,尤其李世民,連嘴唇都勾起來了。
能不高興嗎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那么多個朝代,楚棠只舉了一個大唐當正面例子,這說明什么說明大唐做得好啊去其偏頗,得其神明。如今復古,別立新宗。魯迅這段話簡直是為他們量身打造
想到這里,眾臣對視一眼,一齊上前恭賀道:“陛下圣明,大唐昌盛,垂范萬世,德配于天”
呼聲整齊而隱含激動,李世民聽罷心中也不由得添了幾分激蕩,斂了神色沉聲道:
“眾卿請起。大唐能于后世史書中有盛世之名,非賴朕一人之力。明哲之士,方能洞達天下大勢,大唐昌明,同樣有賴于諸位明哲。然則居安思危,見史心驚,幾代之后,大唐或有禍亂,況比之后世,拿來之舉亦猶顯不足,凡此種種,還有賴諸公建言。”
他這番話說得懇切,言辭之間句句真心,眾臣聽出了君王深意,連連口稱不敢,接著道:
“異邦諸技與人可為我所用,我朝種種亦為他人所仰,而今只需堅實推進此策即是,臣等愿為效勞。”
貞觀諸臣干勁十足。
未央宮。
劉徹從飛天夢里回過神來,聽完楚棠的話沉默了片刻,叩了叩桌案認真道:“你們覺得朕的絲綢之路如何”
雖然張騫第一次出使尚未返程,雖然絲綢之路的通道還沒有打通,但已經預知后事的武帝陛下儼然以主人自居。
眾臣聽得帝王發問不由得一陣腹誹:絲綢之路是楚棠點名夸的開放之策,連后世的“黨”都沿用的商路,難道還能不好嗎陛下問這不會是又在釣魚吧
眾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是很想回答這個問題,不動聲色地后退半步,于是動作剛好慢了半拍的司馬相如就顯得格外突出。
司馬相如心頭一凜,剛要后退,武帝的視線就落了下來。
“”
司馬相如認命地上前行禮,謹慎道:“絲綢之路連通西域,往來商旅既見大漢之盛,又傳奇異入我邦,乃是乃是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典范,陛下此舉可稱千古流芳”
司馬相如越說越順,還學以致用了后世的新名詞。眾臣也暗自點頭,心想司馬郎官不愧是水鏡認證的漢代才子,這番話說得就是漂亮。
然而上首端坐的君王卻并不滿意,冷哼一聲,不高興道:“既是這樣,楚棠怎么不回想我們大漢”
口口聲聲說絲綢之路怎么樣怎么樣,轉頭就舉唐朝的例子,朕的大漢哪里就比不上唐朝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