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手心微微收緊,表情逐漸變得凝重。
終究是要談到了么
太極宮。
魏征眉頭一跳,神色頓時冷峻起來。他先前的猜測,別不是應驗了吧
上首的李世民同樣坐直了身體,總覺得有些不好的預感
“如果朕沒記錯,這杜牧是晚唐詩人吧”
話音剛落,貞觀君臣面面相覷,心中俱是一沉。
秦朝。
咸陽宮中一眾人等好險松了口氣,尤其蒙恬先忍不住道“果然都是編的。我就說,陛下怎么會耽于俗欲”
他也不敢說太滿了,陛下不會這么做,但后面的小公子就說不定了。蒙恬還記得楚棠對胡亥的論斷,大興土木、只顧享樂,怎么看都和賦文里的鋪排一模一樣。想到這里,蒙恬又覺得惱恨。
陛下一力經營的大秦,就這么給敗完了
一旁的李斯剛剛死里逃生,發言謹慎了許多,看了一眼上首的君王才斟酌著道“后人觀史,多為殷鑒。蘇洵亦有言六國敗亡之文以諫宋廷,杜牧此賦之用心,或相類也。”
他到底也是精于文章之人,先前是囿于當局者迷分辨不清,此時楚棠點明抵牾,他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用意。
那邊的扶蘇似有所悟,接話道“廷尉的意思是,這營宮室、縱享樂的秦君,其實影射的是后世的唐皇”
李斯微一頷首“公子聰慧。”
這就說得通了。
但是
“諫唐皇就諫唐皇,怎么偏偏又編排上我們大秦了”
有人嘀嘀咕咕的不滿。其實他們也明白,諫君嘛,當然不能直來直去。當年鄒忌諫于齊王,便是由己身受蒙蔽而類推之,何況是阿房宮賦這樣指著君王鼻子罵的
文章,自然應極盡婉曲。
道理都明白,但是拿來做靶子的是自己,秦宮諸臣心里還是頗有些別扭。
春山有信提醒您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這邊憤憤不平,唐以后諸人熟知因由,想想此時情境,不由得默默同情起異時空的唐太宗來。然而這情緒沒持續太久,諸如歐陽修、蘇軾、李清照等人又想起大宋同樣被水鏡拉出來批判過,頓時心里也冒出了苦水。
從某種程度上說,水鏡還是挺一視同仁的。
有人期待有人警惕,有人不滿,有人心有戚戚,當然更有不知就里的幼童與黔首純然好奇,完全被這兩相矛盾的地方吸引了興趣。
楚棠又放出幾頁t。
再看幾則材料。
首先是杜牧的上知己文章啟。“寶歷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寶歷,是唐敬宗的年號。
材料二、晚唐時期,階級矛盾異常尖銳,政治十分腐敗。而藩鎮跋扈,吐番、南詔、回鶻等紛紛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國,已岌岌可危,唐敬宗李湛卻依舊“游戲無度,狎昵群小”,又喜大興土木,勞民傷財。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