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先前還饒有興趣的朱元璋如遭雷擊“南明舊事這桃花扇寫的是咱大明的興亡”
熱熱鬧鬧討論的皇子們同樣覺得難以接受,沉著臉不敢說話,后知后覺的朱樉瞠目,一拍大腿“可惡到頭來看的是咱大明的戲”
朱元璋一聽就黑了臉,恨不得打死這個龜兒子,抬腳踹了上去“不會說話就給咱閉嘴”
挨了一下的朱樉仍在發懵,其他兄弟用憐憫的眼神看一他一眼,一致決定離這個頭腦簡單的人遠點。
唐朝。
白居易喃喃著水鏡上展示的話“不獨令觀者感慨涕零,亦可懲創人心,為末世之一救好啊市井俚曲而付之以大義,裨補時俗懲創人心,此非圣賢不能道,孔尚任有俗筆而談雅正之心”
晚唐。
杜牧斂容正襟危坐,一篇風月戲文竟有如此嚴正之旨,他對這篇和自己的辭賦對舉的文章期待極了
北宋。
蘇軾面帶贊嘆“詩可言志,詞可言志,戲文亦可言志,雅俗豈在形式邪”
這桃花扇的題旨當真是雅正極了
清代,淮揚。
興化宅中,孔尚任與老年冒襄相對落座,他們將水鏡里的話聽得分明。這種被透露后事的感覺太過玄妙,他們一時都沒有回過神來。
怔愣良久,冒襄堆疊的眼皮動了動,臂下用力撐著桌案,顫巍巍的就要起身。
對坐的孔尚任反應過來忙站起將人攙扶住:“冒老,您這是”
冒襄并不言語,借著孔尚任的力氣站了起來,復又將手臂從他的手下抽出,退后一步站定,肅容拱手,長揖一禮。
孔尚任被他的動作嚇了一跳,忙將人扶起,急聲道“冒老,您這是做什么晚輩豈能受您如有此大禮”
冒襄是前朝遺老,明末南京四公子之一,此時已是八十歲高齡,他二人忘年相交,但孔尚任向來敬重這位老人,此時又豈敢受他的禮當真是惶恐萬分。
冒襄抬頭,他當然明白孔尚任的意思。布滿溝壑的臉上帶了幾分笑“老夫此舉,非為其他。”
冒襄拍了拍他的手示意對方勿要緊張,接著道
“老夫生來,忝活八十春秋。昔日明亡之時,本該仿效諸賢,與故國同去,茍活如今,不過亦是以故國為念。易代之際,滄桑巨變,老夫雖歷其間間,仍猶覺惶恐,故每與你講述時,惝恍悲切不自勝。
明如何亡、國如何滅,這些年來老夫一直在思索,可幸你以如此雅正筆法,作史家三思,鼓震世人,老夫方知,這百里奔走、一月盤桓、日夜相敘是值得的了。這禮,你受得。”
他言辭切切,說話間眼眶已然有些泛紅,仍不顧孔尚任的惶恐,執意掙開,躬身向他全了這個禮。
孔尚任無法,只得生受了,復又扶人坐下,想對方年老不宜悲慟,有意讓人開懷,故意打趣道“若是作得不好,冒老這禮可就白費了。”
冒襄笑著擺手“圣人門徒,焉有不好”
抬眼望向院中水鏡,光是這題旨,他的禮就行得值當。
復社文人侯方域科舉不第,寓居淮揚,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結識,情定終生,這是再熟悉不過的才子佳人的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