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惱怒。他又將目光看向一旁垂眸侍立的扶蘇,這個兒子倒是以史為鑒,結果鑒成了太子申生。
有些心累的捏捏額角,嬴政再一次糟心怎么自己就沒有一個好兒子。
漢朝。
劉徹的臉色也很不好,巫蠱之禍的事還在他心頭哽著,那句“劉據以史為鑒不讓自己成為扶蘇,卻又站成了另一面鏡子”讓他想著心里就不是滋味。
恨恨地一拊掌“將前代的史書都送到朕宮中來”
沒有教訓,卻不能不鑒。
太極宮。
房玄齡眼光微動,楚棠這句話乍聽似覺有些拗口,但細思下去卻是叫人心驚。貞觀君臣極有共識的一點便是以史為鑒,是以論對之間,多論前代興亡,以資借鑒,可房玄齡也知道,能真正做到以史為鑒的人,只在鳳毛麟角。
他心中感嘆,忽地想起一節,便道“漢書有載,當日漢元帝與京房論對,京房言,齊桓公與秦二世亦曾對幽、厲之君譏笑不已,但臨到己身,仍任用豎刁、趙高這樣的奸佞,致使時局混亂、盜賊滿山,當其時,他們并未以幽、厲反躬自省。前世之君俱是如此,后人審視我朝,未嘗不似我朝之視前代。杜牧之題旨,與京房一般無二。”
殿中俱是博古通今之士,李世民自登基以來同樣也是通覽史冊手不釋卷,一聽便知房玄齡所言為何,當下也是神情肅然
“當日御史馬周上書與朕,曾言,幽、厲嘗笑桀紂,隋煬帝亦周、齊兩朝,不可讓后世取笑我等亦如我等如今取笑煬帝一般。卻不曾想到,朕夕惕若厲,以忠言為警、前朝為戒,朕之子孫還是成了當年的隋煬帝,朕情何以堪”
他說著,一拳砸在掌心,面上惱恨極了。長孫無忌見狀忙上前勸道
“陛下仁圣,兢兢業業以為大唐,這些臣等都看在眼里。大唐在陛下治下一片欣榮,便是后世也多有稱贊。堯舜尚有不肖之子,陛下又何必自苦,將子孫禍事擔在自己的身上”
“話雖如此,”李世民仍是郁郁,“再換幾代這都是朕的大唐,眼見子孫昏聵,禍及天下百姓,朕看著怎么能不怒不痛”
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王如此,下一步想來就是“戍卒叫,函谷舉”。李世民也說不出是心痛多一點還是惱怒多一點。他想到楚棠之前說的,在興亡皆系于一人的封建王朝,皇帝賢能與否幾乎起到絕對作用,可誰又能保證代代明君呢
這幾乎是一個死局。
宋朝。
趙匡胤撫額,他想的何曾不是以史為鑒,但最后似乎鑒過頭了,又到了另一番危局。
掐掐眉心,他招手“請宰相前來議事。”
明朝。
朱元璋等人都沒有說話,看了一出桃花扇之后,楚棠這句話幾乎是指著他們的鼻子罵。
狠狠剜了朱棣一眼,朱元璋又對著水鏡咬牙。他真是對楚棠這種天馬行空又無差別攻擊的行為氣得牙癢癢。
偏偏又不能罵
偏偏她說得還在理
氣死誰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