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聽完了,大家的dna應該動了吧剛剛這首好漢歌正是央版水滸的主題曲,劉歡老師粗獷豪壯的嗓音和這首歌簡直無比契合記得有外國友人說聽了這首歌他都想上梁山了,側面證明這首歌相當有感染力。
“詞質樸,曲名倒也相當質樸,大俗即大雅啊哈哈”水鏡下的白居易不吝欣賞。
明朝。
李贄拊掌叫絕“好漢歌,這個名字倒是十分相配。”
那畫面里的人也選得好,形神各異,氣宇軒昂,當得一聲好漢
文人各自贊嘆,而太極宮里的李世民卻是神情微頓,沉吟道“上梁山”
不怪他敏感,前隋大業年間,豪杰并起,瓦崗寨便有一之反隋之軍,自古匪盜又有嘯聚山林之說,剛剛那曲詞里“路見不平一聲吼”之句,江湖游俠之氣極重,難道這歌里唱的好漢,都是一群匪徒
北宋。
趙匡胤同樣心神一緊,他對“教頭”這兩個字自是熟悉,但上梁山
“莫非這歌里唱的好漢,實際是一群匪徒”
不過比起歌里的快意恩仇,我們今天要講的林教頭林沖,卻不是個典型的快意恩仇的人物。
楚棠切換t。
林沖的故事大家很熟悉,出自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而今天要講的這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在必修下冊第六單元,推薦大家有條件的翻一下課本哦沒條件也沒關系,一起聽就可以了。
水滸傳初名忠義水滸傳,關于它的作者歷來有些爭議,有施作羅編、羅作、施作羅續等各種說法,也有干脆認為施、羅都是托名的,我們還是按照熟悉的說法,將之認定為是施耐庵所作。
一連串施啊羅繞口令似的險些把眾人繞暈了,白駒場里的施耐庵更是懵了一瞬怎么差點就痛失著作權了呢
蘇州。
金圣嘆
激動不已“什么施作羅續,羅貫中分明是狗尾續貂水滸一書只有前七十回才是精華”
他一邊敲桌子一邊為心愛的小說正名,又想起坊間流傳的百二十回本、百回本,心里愈發覺得不滿“不行,我要為水滸評注,好教天下人知曉,前七十回才是真正的水滸傳”
順便說一下,四大名著的作者除了紅樓夢基本可以確定之外當然也有人有異議,另外三本其實都有些說道,這一方面是因為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等都是歷代累積而成的故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資料不全,羅貫中的生平就已經不甚清楚了,施耐庵資料貌似更少一些。
這背后一個是時代原因,另外就是文化環境使然了,在傳統觀念里戲曲小說都不夠正統,雖然頗受民眾青睞,但在正統文人眼里則難登大雅之堂。
這話說得,元明清三代致力于戲曲小說的文人俱是心有戚戚,楚棠說的是實情,話本戲曲,本便不如詩文,常常被目為不務正業之舉。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他們忍不住露出微笑。“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可是上了后世的教材,水滸等書更是被后世稱作四大名著,名著誒四舍五入不就是列入經典了嗎
一時間,許多小說家的頭都昂得高高的。
白駒場里。
施耐庵暗暗下定決心,完書后一定要將自己的名姓標得清清楚楚,不給后世學人增加無謂的困擾。
另一邊的羅貫中、吳承恩以及清朝的曹雪芹心里也忍不住激動,知道自己的作品在首后世被稱作名著是一回事,正正經經被介紹又是一回事。
當然,激動之余他們也有一點小小的酸澀。
“先前楚姑娘提了那么多次三國演義,同樣是四大名著,怎的我的書就不曾被選入教材呢”
羅貫中頗有些幽怨,他曾與施耐庵有師徒之誼,自是十分佩服老師才學,但是他覺得自己寫得也不差啊他一點也不怕被正主看到了公開處刑,真的
清朝。
曹雪芹不無艷羨道“我書中的一眾靈秀女兒若是也能見于后人耳目該多好。”
但無所謂,時間會證明一切,如今小說可是最流行的文體,而且我們的課本里都有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林黛玉進賈府、香菱學詩這些情節,主打一個從娃娃抓起。
羅貫中